作者197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1991年到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包括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比尔·波特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三千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在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了上述地区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我国社会现状。本书文本不在于研究,只在于呈现,就此,对于当下科技飞跃的时代,尤显难得。
我是从书的插图上看到比尔波特的形象的,可以这么说,他很符合我们对于白人男性的普遍印象——健壮且健谈,大胡子,总是乐呵呵,背着大行囊在人潮拥挤的街头,双手捧着粘满贴士的地图,总是那么精力旺盛,总是那么行色匆匆。 从外表上看,比尔波特和那些欧美旅人没什么区别,扉...
评分1.“江南”是什么意思?“江南”在哪里?比尔·波特说,十个中国人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确实如此,即便是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也不会对“江南”达成共识! 2.于是,比尔·波特和他的两个好朋友,踏上了寻访江南的旅程。一路见闻包括:广州、长沙、庐山、南昌、南京、苏州、杭州...
评分1991年比尔·波特的江南之旅行至江苏宜兴。他此行的目的是去丁蜀镇朝圣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紫砂。 宜兴地处江苏南部,有山有水,颇具灵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丁蜀是宜兴下属的一个镇,以紫砂闻名。 比尔·波特的这部分经历,成为了《江南之旅》这本书中(仙人与茶壶)薄薄的两...
评分阳春三月,得宠于太阳的明媚与温暖,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很多人趁着放假出外踩青。其实,这个风俗古来有之。 东晋永和九年,王曦之和他的四十几位朋友一起来到今天绍兴兰亭处游玩,在清溪里沐浴、饮酒、做诗,好不快活。四十一位参与者写了三十七首诗,请王曦之写一个前言,这个...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 1991年的3000公里,作者比尔波特很有意思,本身其人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及历史知识,加之短短几天的江南之旅中所见识到的内容,可能比很多中国人还要多,那个年代的待人接物,以及各种寺庙景点的留存,介绍详细有致,可读性非常强,容易国人引起共鸣,也可以作为...
考虑到是个外国人写的,该给4星?
评分反正我是写不出这么有趣的流水账的...好想出去玩啊!
评分相比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这本有些寡淡,却也依然有趣味。世界变化太快,90年代至今,作者记录的景象也如梦幻泡影,只留在书里了。
评分一个外国人,能够这么热爱中国的文化与诗歌,一一寻访中国的伟大诗人的墓地,鞠三个躬,敬一杯酒,读来竟有些感动。
评分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游记,有意思。不过提到林逋却说“他把李子树当作妻子”,不太可能是翻译没看出来吧,要不然就是老外分不清梅花和李子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