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与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作品有《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个社会会好吗》《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中国新革命——〈重新发现社会〉海外版》《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等。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慈悲、温暖,多次获评国家图书馆、《亚洲周刊》、《新周刊》等机构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
本书是一部关于故乡的图文集。百幅照片,均为作者所摄,呈现乡村的日常生活,记录对逝水年华的追忆,更是对最为本质的故乡的追寻。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处天井,一个石磨,艾菲尔铁塔,柏林墙涂鸦,都寄托了作者的乡愁、折射了作者的探寻。“我是一个追故乡的人,有时候追回故乡,有时候追到天边,有时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时候是追进梦里。”一张一张照片,仿若记忆和心路的索引,触发一篇篇思绪,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时刻”。
这本书看起来像是又一本关于乡愁的书。 但通篇读下来,却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故乡吗?或者,爱,但离开? 在今天,在这个一天比一天闭锁的国度,或许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祖国吗?或者,爱,但离开? 不要轻易回答...
评分 评分一直很敬佩熊先生的文字和学识,所以追看了这本于他而言“形式感较新”的摄影文集。 故乡之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容易描述的词,里面掺杂了太多浓烈的情感。感谢熊先生用图片和文字替我说出了许多想说而未说、抑或无法说出的话。 文字虽短,意味悠长。篇幅虽小,情感深...
评分《追故乡的人》看到一半左右,才发现原先看过,但是没有一点记忆,如同我对故乡的记忆,存在着许多断片,一大截一大截真实的空白。 我有故乡,地理上的故乡,遗憾的是,我没有回忆过它,或者说甚少回忆,少到以至于我潜意识里觉得我不想它,我也不爱它。事实也是这样吧,我分不...
评分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只剩下关于那些人、那些事的记忆。诚如熊培云所说,“如今很多朋友都在慨叹故乡的沦陷,故乡正在变成一个回不去的地方。”熊培云《追故乡的人》一书其实就是一些过往照片的文字结集——文字写于若干年后,所以对照片的解读是当时还是现在...
"我一生追求怎样的故乡,就在怎样的故乡渡过一生。"/篇幅和照片太不真诚。
评分浅薄而自大 矫情而无情 学术熊写起鸡汤 分分钟笑场
评分多一星给我国。虽然现在不看这种记录吉光片羽为主的书了,但是如果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少女时代,其实我还是会读的。这样想想也很有意思,浅显又生硬,天真又矫情,但是又不乏真心和思慕,谁没有过那样一个成长的阶段?立定回望,就是故乡。
评分故事之所以被称为故事,是因为有所源而有所事。如果无所源,未免强说辞。
评分相当失望。没有多少真正有内容的东西,有种在吃老本的感觉,熊培云好像没有什么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