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包豪斯档案馆是柏林非常重要的文化象征,用来纪念包豪斯运动,即20世纪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和设计运动,来到这里可以回顾包豪斯设计的历史。包豪斯档案馆位于包豪斯建筑设计艺术学院内,它出自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之手。档案馆里面珍藏着世界上有关包豪斯学校历史及其各个创作领域的作品,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家具、陶瓷、金属、摄影、舞台、预备班作品以及著名教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等人的创作。
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在德国亚琛与马尔堡获得美术史、文学两个学士学位,从1980年起在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负责包豪斯学派的展览与相关的出版工作。她曾经对包豪斯家具和编织工作坊进行研究,尤其专注于女性在手工业当中的角色的研究。如今玛格达莱娜是包豪斯学派的著名学者,在德国建筑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成就。
丁梦月,2011.9—2015.7毕业于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15.9至今就读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在读。
胡一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数字建构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规划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
发表于2024-12-22
包豪斯 1919—1933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包豪斯发展历程的一次完美诠释。关于如何运营富有创造力、多产的工作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议、灵感和启迪。” ——《计算机艺术项目》杂志,巴思
评分直观上有三点感觉没有意愿买,一是作者是女性,二是出版社不是建筑出版专业机构,三是介绍翻译者太年轻。不过这书的题目挺好,吸引人,如果能充分扩编深入,变成一个系列,系统的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起源发展和终结肯定更好。或者变成一个类似包豪斯年刊的发行物,分成人物介绍...
评分“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包豪斯发展历程的一次完美诠释。关于如何运营富有创造力、多产的工作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议、灵感和启迪。” ——《计算机艺术项目》杂志,巴思
评分“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包豪斯发展历程的一次完美诠释。关于如何运营富有创造力、多产的工作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议、灵感和启迪。” ——《计算机艺术项目》杂志,巴思
评分直观上有三点感觉没有意愿买,一是作者是女性,二是出版社不是建筑出版专业机构,三是介绍翻译者太年轻。不过这书的题目挺好,吸引人,如果能充分扩编深入,变成一个系列,系统的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起源发展和终结肯定更好。或者变成一个类似包豪斯年刊的发行物,分成人物介绍...
图书标签: 包豪斯 设计 艺术史 建筑学 德国 建筑 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 建筑文化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位于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非常珍贵的收藏资料,包括文件、各种设计成品、研究手绘以及建筑模型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精美地编排,本书从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后期发展生动并成体系地介绍了包豪斯运动对艺术和建筑深刻的影响力,并对整个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马塞尔•布劳耶、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等都做了全面的诠释。
在魏玛建校距今已近100年了,包豪斯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作为艺术设计的开创者,它所倡导的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包豪斯风格”的纯粹的简约主义。包豪斯的教师蜚声世界,囊括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例如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保罗•克利(Paul Klee)和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由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约瑟夫•阿尔博斯(Josef Albers)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制定的,而后被全球的艺术课程和设计机构广泛应用,时至今日依然势头不减。另一方面,包豪斯建筑先锋派在20世纪得以发展,以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作品为发端,其单调的盒状结构和“没有灵魂”的住宅因使城市变得丑陋且违背乡村肌理,而在今天饱受争议。
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Magdalena Droste)已经在包豪斯档案馆和包豪斯设计博物馆从事研究多年,她致力于弥合该项研究的断层。本书以近年来不断修正的视角来描述包豪斯的历史,从包豪斯的产生到最终解散,清晰而简明地梳理了它的结构与发展历程,适读群体既包括一般读者,也包括专家学者。本书没有忽视与包豪斯的美学和社会目标相关的矛盾与冲突。
因为看到德国国家旅游局的一句“2019为百年包豪斯喝彩”而来。粗粗读完,对包豪斯有了初步的感受。一方面,包豪斯在理论和方法上对各个设计领域和艺术教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现在我们常常接触到的设计教育也带有包豪斯的影子(比如点线面?)另一方面,包豪斯得以在德国人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和态度,这些也和当时主导包豪斯的大师们有极深的关联。印象很深的是书中提到的“艺术敏感性”“戏剧是建筑的概念性组成”以及拒绝大写字母的包豪斯往事。若用我贫乏的语言概括,那是混乱年代中的勃勃生机,是情绪化。希望在相关的课上有新的发现。
评分图片都很有意思,然而翻译的中文实在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改天想看看德文原版。
评分读不太顺的翻译使我频频走神
评分有很多琐碎细节,包豪斯的解散令人惋惜。
评分上个世纪有人的生活就已经如此精致了 有的设计即使拿到现在来看 也毫不落伍
包豪斯 1919—1933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