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磊,1964年生,河南原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长。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文化史和文化理论,有《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说什么激进》 等专著、论文随笔集。
发表于2025-02-01
1942:走向民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百年文学总系"的丛书听闻过多次,也曾看过洪子诚的《1956:百花齐放》,但李书磊的书我在浏览这部丛书的书目时从未注意。直至课上y师提出要注意此书时,才促使我找来阅读。 194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毛的讲话发表并被贯彻实施,影响到整个新中国的文学走向。...
评分"百年文学总系"的丛书听闻过多次,也曾看过洪子诚的《1956:百花齐放》,但李书磊的书我在浏览这部丛书的书目时从未注意。直至课上y师提出要注意此书时,才促使我找来阅读。 194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毛的讲话发表并被贯彻实施,影响到整个新中国的文学走向。...
评分194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文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这本书,涉及文学的分析并不多,更多的是讲述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如何选择命运的走向,如果抉择现实的道路。 这种命运与现实,基于国家,也...
评分194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文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这本书,涉及文学的分析并不多,更多的是讲述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如何选择命运的走向,如果抉择现实的道路。 这种命运与现实,基于国家,也...
评分194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文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这本书,涉及文学的分析并不多,更多的是讲述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如何选择命运的走向,如果抉择现实的道路。 这种命运与现实,基于国家,也...
图书标签: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 当代文学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既不是传统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讲稿,更不是随意发挥的文学史漫谈。它通过“散点”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深刻体现出了“文学”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以“年份 时代特征”的方式做分册书名,言简意赅,定位敏锐而精准。以年份为“点”,写一个“点”而又能“伸缩自如”,强调重点年代,勾连“点”的来源及对后来的影响。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倡“大文学”的概念,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同时又广泛涉猎歌曲、广告、演出等广义上的艺术形式。
在特殊年代里的个人传记。
评分喜欢讲延安文艺的那两章,通过不同组织、不同作家将当时的情形平铺开来,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剧性…但是整本书让人感觉联系不强,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评分把联大掌故当故事读
评分作者超群的政治思维盖过文学思维,正因如此,这一部小书也可以游离文学之外,旁观政治,又不脱离文学,但是政治的“委婉式”表述使很多地方过于朦胧没有向下继续讨论。“走向民间”大概本身就是个很好的譬喻,从陈独秀到郭沫若,到西南联大,到延安,这样一个人物和场景的衍化,就是所谓的文人在1942这一年附近的变化:自觉又有被迫地向下层走。对此作者的回答就是P162“一个政党如果想启蒙民众,它只能努力将民众提高到知识分子的水平而不是将知识分子降低到民众的水平,它就更应该依靠专门化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压抑和打击他们。”另外有些地方写跑了,大概是也是“以偏概全”的写法。
评分后记有1、、真实
1942:走向民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