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约1763—1830)
字松石,号松石道人,大兴(今属北京)人。
长期寓居海州,拜名儒凌廷堪为师。
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围棋、象纬、篆隶等。
晚年著《镜花缘》,历时十余年。
另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围棋专著《受子谱》。
【内容简介】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武则天当政时代,秀才唐敖仕途失意,随妻舅林之洋出海,遍历四十多个国家。君子国,其人衣冠带剑,乐于谦让;白民国,个个相貌清俊、风流儒雅,实则不通文理;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以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以主外事;历经种种奇事后,唐敖终有所悟,遁入仙山小蓬莱……
作者借想象中的海外奇谈讥评时事,寄寓理想,结构类似《格列佛游记》,其中女儿国一段被胡适盛赞为世界女权史上不朽的文字;书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个人物个性鲜明,其对话、情节机智幽默之处常常引人喷饭;作者博学多才,在小说中也展现了种种古典游艺方面的知识,鲁迅将其归为“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镜花缘》是中国古典小说中非常特别、且用心经营的一部经典著作。
手此一编,可见传奇、见世情、见才学,而展颜、而喷饭、而忘忧。
【编辑推荐 】
此版《镜花缘》采用清道光十二年芥子园重刻版定本为底本。作者在成书之后陆续对内容做了多次修订,因此本版在文字细节上多处优于较早版本。
封面形象来自清孙继芳绘《镜花缘》图,另外还精选其中四幅插图配在正文前,全彩印刷,纸张优良,尽力还原精美有趣的画面。
内文采用瑞典轻型纸,柔软轻便,容易翻阅,适合长时间阅读。整本书材质优良,排版考究。
【名人推荐】
这部《镜花缘》的结构,很有点像司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今译《格列佛游记》),是要借一些想象出来的“海外奇谈”来讥评中国的不良社会习惯的……几千年来,中国的妇女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写的这样深刻,这样忠厚,这样怨而不怒,《镜花缘》里的女儿国一段是永远不朽的文学。
——胡适
其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惜为时势所限,……又其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惟经作者运心,剪裁运用,故亦颇有虽为古典所拘,而尚能绰约有风致者。
——鲁迅
我幼年时候所最喜欢的是《镜花缘》。林之洋的冒险,大家都是赏识的,但是我所爱的是多九公,因为他能识得一切的奇事和异物。
——周作人
《镜花缘》最以机智、幽默、渊博和靡杂见称。不过,更根本地看,它是个寓言性的传奇故事……是中国传统中最用心经营的小说之一。
——夏志清
有不少好片段,但作为长篇来说作者力有不逮,尤其写女性、写军国大事都非常薄弱。 后半部分活生生把一百个才女写成了一百个学霸,显然作者对女性生活太缺乏了解……而且明显受了红楼梦的影响,还能写成这样,换成我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倒是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基友颇有...
评分读《镜花缘》的时候,最摸不到头脑的就是其中涉及音韵学的地方。李汝珍博学,众多才能之一就是音韵学,曾著《李氏音鉴》,亦把有关音韵的才华注入到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中。可惜现代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读懂了。 歧舌国的字母图已经让人如堕雾中,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庄中正”...
评分近來諸事繁冗,身心俱疲,心神頗有些散滯。想來是曠逸怡情之夙願,近日又重讀了李汝珍之《鏡花緣》,所思所得,亦足慎終追遠、澡雪精神!閱盡滄桑,復觀塵寰,又何戀塵世炎涼之世態、爾虞我詐之光景?《鏡花緣》唐敖之女唐小山尋父至小蓬萊,唐敖業已成僊,不願再返塵世,寫下...
评分 评分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白话文浅显易懂,情节不乏生动有趣,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尤其是白民国,淑士国,以及女儿国;我只能用现代人的方式去看,虽然是本古书却不自然觉得他所述所感是多么深刻和现代! 比如一朋友跟我提起的经济学上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案例,不正是镜花缘中君子国...
看了1/4弃了,这真的不是小说。看到现在,没有一个立得住的人物,用小说的形式写了一本散杂文集子,里面还颇多酸腐论调。部分章节当笑话奇谈看可以解闷。想象力并不是最牛逼的,能把想象力拽回现实的轨道上,才是称得上是文学大师级别的才华。又想到现在流行的脑洞故事,大多不值一读,就是这个道理。
评分前面历险的部分确实挺有趣
评分谁说古人想象力不如现在!
评分“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这个太有趣了,而且高雅,红楼在顶膜拜,它就在我身边。里面有个叫木禾的米,煮熟了可以吃一年,祝余的草吃了可以充饥,掌中芥的草吹了吃能身轻如燕,刀味核延年益寿,朱草,耳聪目明,果然兽,最讲义气,兽面人心。好让不争国。飞鱼生死,毗骞国寿享长年,无肠国深目国眼生手掌黑齿国伶牙俐齿,七厘散活血化淤。这个好雅,越看越雅,岂是格游记可比。
评分真的是…看着看着就觉得选错书了,浪费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