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1
第一章 从文字到图书:商周时期/5
第一节 图书的起源/5
第二节 周代的图书/26
第二章 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战国至秦/51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思想与文化/51
第二节 秦始皇专制与“焚书坑儒”/60
第三章 文化多元的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70
第一节 汉代的学术与文化/71
第二节 纸的发明/92
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融合/98
第四章 科举、学校与雕版印刷:隋唐五代/138
第一节 隋唐五代文化与图书事业/139
第二节 隋唐五代图书的收集与整理/159
第三节 敦煌遗书/174
第四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180
第五章 印本的黄金时代:宋代/214
第一节 崇文抑武的宋代/214
第二节 宋代藏书与刻书/238
第三节 活字与套印/303
第六章 冲突与融合:辽金夏蒙元/313
第一节 辽、金、西夏的藏书与刻书/313
第二节 元代社会与文化/325
第三节 元代的藏书与刻书/338
第七章 极盛时期的图书事业:明初至清代中期/365
第一节 明代图书事业的发展环境/366
第二节 明代修书、藏书与刻书/387
第三节 清代图书事业的发展环境/437
第四节 清代修书、藏书与刻书/453
第五节 明清时期印刷技术的进步/486
第八章 社会转型期的图书事业:清末至民国/495
第一节 社会巨变中的思想与文化/496
第二节 清末民初图书出版业的变化/510
第三节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526
附 录 中国古代图书载体与形制的流变/549
结 语/587
引用及主要参考文献/590
索 引/614
与书有缘——写在《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后面/629
插图目录
图1-1 易州三勾兵之一/20
图1-2 刘体智旧藏甲骨《四方风》/24
图1-3 《史墙盘》铭文/45
图3-1 前秦甘露元年抄本敦煌遗书《譬喻经》/97
图3-2 宋人摹《北齐校书图》/125
图4-1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印花敷彩纱残片/184
图4-2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泥金银印花纱/185
图4-3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泥金银印花纱纹样/185
图4-4 敦煌写本《杂阿毗昙心论》背面之捺印佛像/194
图4-5 唐代刻印汉文《陀罗尼经咒》/198
图4-6 唐咸通九年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00
图4-7 后唐天成二年刻《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201
图4-8 日本百万《陀罗尼经咒》木塔/204
图4-9 日本百万《陀罗尼经咒》木塔内所藏印本经咒/204
图4-10 吴越国王钱俶刻《宝箧印经》/212
图5-1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227
图5-2 南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洪范政鉴》/243
图5-3 北宋开宝六年刻熙宁四年印《开宝藏》/265
图5-4 南宋唐仲友台州刻《荀子》/270
图5-5 南宋黄善夫刻《史记索隐正义》/272
图5-6 南宋廖莹中世綵堂刻《昌黎先生集》/273
图5-7 南宋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唐女郎鱼玄机诗》/277
图5-8 西夏文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305
图5-9 谷腾堡活字排印本《圣经》/306
图5-10 彩色套印《东方朔盗桃图》/311
图6-1 辽代刻《契丹藏·称赞大乘功德经》/315
图6-2 金代刻《赵城金藏》/319
图6-3 西夏惠宗刻《译经图》/323
图6-4 元后至元五年杭州路刻《农桑辑要》/336
图6-5 蒙古刻本《歌诗篇》/341
图6-6 元茶陵东山书院刻《梦溪笔谈》/347
图6-7 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孝经》/352
图6-8 元余氏勤有堂刻《书集传》/357
图6-9 元杭州书坊刻《古今杂剧·李太白贬夜郎》/359
图7-1 〔意〕利玛窦制,(明)李之藻刻印《坤舆万国全图》/381
图7-2 公元1566年巴塞尔出版《天体运行论》/383
图7-3 明崇祯刻《天工开物》/384
图7-4 明嘉靖抄本《永乐大典》/394
图7-5 明天顺五年内府刻《大明一统志》/399
图7-6 明洪武三年内府刻《元史》/410
图7-7 明万历郑藩刻《乐律全书》/416
图7-8 明崇祯汲古阁刻《桯史》/419
图7-9 清乾隆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455
图7-10 清康熙古香斋刻四色套印本《古文渊鉴》/473
图7-11 清康熙扬州诗局刻《全唐诗》/474
图7-12 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红楼梦》/484
图7-13 明万历三十三年程大约刻《程氏墨苑·天主像》/488
图7-14 明四色套印本《南华经》/489
图7-15 明嘉靖三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吴中水利通志》/490
图7-16 清武英殿刻《武英殿聚珍版程式》/491
图7-17 明天启六年饾版套印《萝轩变古笺谱》/493
图7-18 清康熙饾版套印《芥子园画传》/494
图8-1 土山湾印书馆使用过的石印机/513
图8-2 石印《点石斋画报》/514
图附-1 甲骨卜辞/551
图附-2 清陈介祺全形拓《毛公鼎》/554
图附-3 《熹平石经》残石/555
图附-4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560
图附-5 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西汉告地策木牍/561
图附-6 敦煌汉简:西汉马圈湾习字觚/562
图附-7 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575
图附-8 卷轴装《赵城金藏》/577
图附-9 梵夹装/579
图附-10 经折装/580
图附-11 “麟次相积”的“旋风装”/582
图附-12 缝缋装/583
图附-13 粘叶装/583
图附-14 蝴蝶装/585
图附-15 包背装/585
图附-16 线装/586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