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特·哈内赫拉夫(Wouter J. Hanegraaff),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赫尔墨斯主义哲学史教授,2008-2013年期间,任西方神秘学研究欧洲协会会长,在神秘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是该领域最著名的学者,有多部相关学术论著。
张卜天,北大科学哲学博士,国内杰出的中青年翻译家,已为我馆翻译重要学术著作多部。译文质量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西方神秘学指津》是一部导论性的著作,本书将西方神秘学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着重考察了神秘学领域中的定义和划界问题,梳理了该领域主要的历史潮流、关于神秘学的重要争论、神秘学的世界观、神秘学关于知识的观点、神秘学实践,神秘学对现代化的影响以及这一领域的跨学科性。
可以给六星吗?作者不愧是欧洲神秘学研究会主席、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本书框架清晰,删繁就简,以二百余页篇幅完成一项学科级任务,从学术视角清理了神秘学的大量文献,特别是第九章资料来源部分,学界良心!
评分非常清晰
评分近期读过的最配得上“提纲挈领”四个字的作品。核心观点围绕神秘学作为“被弃科学”展开,从这样一个科学“他者”的确立与变迁,既探究其本质,又反观今日之科学的面目与意义。说到底,这是一个在认知层面不断变化的时间,变化改变一切,却又让微妙的本质不断析出,让一切既明朗又混沌。
评分近期读过的最配得上“提纲挈领”四个字的作品。核心观点围绕神秘学作为“被弃科学”展开,从这样一个科学“他者”的确立与变迁,既探究其本质,又反观今日之科学的面目与意义。说到底,这是一个在认知层面不断变化的时间,变化改变一切,却又让微妙的本质不断析出,让一切既明朗又混沌。
评分对理解19、20世纪之交的神秘学思潮很有帮助。对文学影响极大。叶芝原来和阿莱斯特·克劳利一起在金色黎明会待过一阵子,《幻象》算是体现神秘学思想比较明显的作品了。托马斯·曼的《魔山》经常以反讽的方式使用炼金术和圣杯神话的基本叙事。阿莱斯特·克劳利对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歌原来也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巴尔扎克的《路易·朗贝尔》和《塞拉菲达》带有斯维登堡主义色彩。神秘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