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朱滢

北京大学退休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1988-1996),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1993-200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0-2006)。2000年以来共发表关于自我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文章20余篇。2007年出版专著“文化与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伍锡洪(Ng Sik Hung)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學系讲座教授,亚洲社会心理学报资深编辑。香港出生,英国布理斯特大学哲学博士,新西兰皇家学院院士。曾任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1992-2003)丶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讲座教授(2000-2012)。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表和出版了近一百篇SSCI论文和著作。 於2012年獲得国际语言与社会心理学会頒受院士头衔。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1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滢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6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152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心理  文化  心理学  传统  首图  宗教  国民性  历史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我是谁?

我有什么特性?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自我”与各自的文化有什么关系?

本书以心理学实验、神经科学实验为依据,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等广阔视野来叙述自我。发现中国人独特的自我品质。作者提出,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从儒家孝文化看,中国人是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独立的个体。中国人的自我包括母亲,这是中国人自我最显著的特点;中国人的自我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中国人既受传统文化(如儒家)的影响,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发展出双文化自我;人们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和谐,也强调独立思考、个人奋斗。本书是继《文化与自我》进一步阐述中国人之自我的另一本著作。而《文化与自我》曾被现代著名哲学家张世英(1921- )称为“一本佳作”。

关于“自我”的研究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有很长的历史,结合文化与神经科学研究自我,是近年来涌现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本书首次从多学科的角度(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东西方文化对比)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人的自我具有怎样的特点。相信阅读这本书会引起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重新思考,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北京大学教授 韩世辉

在中国快速崛起的今日,中国人的自我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世界的人都希望知道这种变化的意义,我们更希望了解我们自己。这本《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以浅白流畅的笔调,回顾过去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看清中国人“自我”的现状,让我们可以走向未来。

——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 黄光国

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历史从来都不会突出“自我”, 我们谈的都是国家、社会、族群,我们强调的是集体,是“牺牲小我”的美德。时至21世纪,应该是走出这传统的条条框框、寻找自我的时候了。若不立己,焉能立人?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如何能发挥个人最大的作用?无论在日常的种种选择,还是在重大问题上的取舍,何去何从,是进是退,莫不与自我定位、自我理解有关。应该说,认识“自我”,就是成功人生路程的起点。

这本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帮助读者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下,研究什么是双文化的自我,释放个人潜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成功找寻自我,做一个“大写的人”。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奥克兰大学荣休教授 叶宋曼瑛

我是谁?我有什么特性?我的性格是东方人的“集体主义”,还是更多一点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中国人跟西方人“自我”的区别跟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什么关系?如何证明?心理学家朱滢与伍锡洪的专著《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就是为了解答以上这些有趣和重要的问题。

作为在香港长大并接受大学教育又在美国深造和工作了17年的我,对于本书的第七讲“中国人的双文化自我”特别感兴趣。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具有“双文化”特征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相信很多读者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自我。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 郑国汉

序 言

这本小书试图以通俗的形式介绍中国人的自我是怎样的。中国人习惯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又总是强调“血浓于水”,还津津乐道“塞翁失马”的故事等等,这些说法或格言,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的特点,不同于西方人自我的特点。“自我”就是“我”,要超越自我,力求在学业上、事业上、生活上更上一层楼,首先就要认识“我”。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我是谁?”

虽然中国人对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并不陌生,但中国人对“什么是自我?”却很陌生。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并不讨论自我的问题,直到2005年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在其“哲学导论”中有专门一章讨论自我,这也许是中国哲学头一次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还因为,在中国社会实际生活中,中国人作为一个个体从来没有被强调过。两千多年来我们要么强调帝王,要么强调集体,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前夕,情形才开始有所转变,因此,现在是讨论自我问题的良好时机。我们两人在研究自我的心理学、神经科学方面均有10年以上经验,借此机会,把我们在研究中国人自我方面的所学所想奉献给读者,也是我们真诚的心愿。

读者从本书第一讲,很快便可以明暸我们二人对自我这个概念的展述和体会到自我这个课题对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性。如我们在第二讲”文化与自我”所述,自我这个课题不仅关乎每一个中国人,也关乎中国悠长的文化与国人之间的关系。在第三和第四讲,我们逐步从跨文化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角度讲述中国人自我的两个文化特点:中国人是互倚型的自我(第三讲)丶中国人是他父母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第四讲)。之后,我们引用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和读者探讨中国人自我的三项心理特点,一是中国人自我包括母亲(第五讲);二是中国人自我是辩证的自我(第六讲)。这两项心理特点代表了中国人自我与以美欧为主的西方人自我的重大分别。第三项中国人自我的心理特点,是在全球一体化下和透过与异国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中国人会发展出双文化的自我(第七讲)。在本书的第八讲,我们介绍神经科学对自我的研究,它体现了自我问题的复杂性。第九讲是中国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书中附录有一篇文章,是“哲学家张世英谈自我”。

朱滢 伍锡洪

2016年5月分别于北京和香港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年第5本书:一本小书,通俗易懂,倒也少了些趣味。

评分

一言以蔽之,现代文明才能孕育出独立的自我,而中国还没完全进化出现代文明。

评分

这是认识和了解中国人的一本好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缺乏一种叫“自我”的文化艺术。这跟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农耕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性格里的一部分从出生就已经形成了。因为我们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被环境所塑造。

评分

超级通俗,到手后马上就把它看完了。比较惊讶的是它还能出版。因为总体而言,它是批判集体主义吞噬自我,而歌颂个人主义发展自我的。但有一点说得很好,即独立和依赖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对立和极端。现代年轻人都是“双文化人”。作者是女性,她在扉页堂而皇之地纪念了自己的妻子。酷!

评分

超级通俗,到手后马上就把它看完了。比较惊讶的是它还能出版。因为总体而言,它是批判集体主义吞噬自我,而歌颂个人主义发展自我的。但有一点说得很好,即独立和依赖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对立和极端。现代年轻人都是“双文化人”。作者是女性,她在扉页堂而皇之地纪念了自己的妻子。酷!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