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3
史料与阐释(总第5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
卷头语
本卷主打的是《九级浪》的专辑。《九级浪》是“文革”时期一度在民间流传的小说手抄本,作者毕汝谐,但我们以前都没有见到过这部小说。初次披露有关信息的,是杨健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一文,但是根据鄂复明的叙述,杨健本人当时也没有看到这本稿本。《九级浪》是有手稿的,但在保存过程中纸张沤烂了,成为一部残稿,被现代文学馆收藏。这部小说之所以现在能够公布于世,主要是靠了两位有心人:一位是赵一凡,他在“文革”中收藏了《九级浪》的手抄本据鄂复明推测,赵一凡并未收藏此件,否则以他的行事认真,不会在翻拍件中“缺失第53页”。据此估计,他是在借阅时翻拍成缩微胶卷保存的。,又用心把它拍成缩微胶卷,保留了一份相对完整的小说稿本;另一位是鄂复明,赵一凡生前没有能看到他的收藏品公布于世,他去世后这批收藏品移交鄂复明保存。二十年后,鄂复明无意中在藏品里发现了这份抄本的缩微胶卷,他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辨识文字,将它输入电脑,而且找来了手稿残本,逐字校对,终于恢复了这个作品的全貌(只缺失了34个字)。今承鄂复明先生的关照,本刊以专辑的形式推出这本经过整理的小说稿以及与小说相关的文章。为了尊重鄂复明先生的劳动,本刊发表的是鄂复明整理的《九级浪》校勘稿。
礼失求诸野。十多年前我发起“潜在写作”的版本搜集,得到过许多作家的支持,由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潜在写作文丛”。但是,真正散失在民间的大量潜在写作的文稿是无法一网打尽的,还需要依靠有心人持之以恒的搜集和收藏,也需要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关注这个工作。赵一凡和鄂复明都是这个领域中走在前沿的自觉者。我们从鄂复明称赵一凡的工作为“诺亚方舟”便可理解,他是把文化传承看作与救世保种同等伟大的事业。所以他能够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不顾风险收藏和保护大量的文学资料。2010年,鄂复明先生把他所保存的全部《今天》资料送交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收藏,现在,他又把保存的所有文学资料的电子文档都无偿捐给复旦大学图书馆,以供研究者使用。这种高尚的、无私的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正是收藏者的最高的精神境界。
作为“文革”时期的一部民间潜在写作,《九级浪》的文学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因为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作品,文本里的语境与今天的社会环境相差实在太大,如果不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今天的读者理解起来可能会感到困难。但如果简单地把小说文本里展示的一些生活场景,与“文革”简单地等同起来,也会产生对历史的误解。我的理解,这部小说并不自觉地展示了某种普遍性的生命意义,就是描写了青春残酷的主题。小说里的主人公勇人、陆子、老畜牲、老伍等等,还有作为背景出现的模糊的群像,他们都有着多重社会身份:中学生、红卫兵、逍遥派、流氓阿飞、打砸抢分子……每一种身份可能都表现了一个侧面,唯有青春时期的狂暴、骚热、盲目、冲动、欲望等等,仿佛是一潭沸腾的水浆,把所有的角色都浸泡在里面,遭遇着一场没顶之灾。“九级浪”的意象,应该理解为男女在青春期爆发出来的无可约束的生命狂暴本能,唯有“残酷”两字可以概括。因此,小说也无关乎“文革”主题,不过是在一个特殊的狂暴的岁月里,青年人被时代唤醒了一种潜藏在意识约束下的力比多(libido)的狂怒之态。但是国家机器最终是要对这样的青春反叛严加管制的,我们从勇人在劳教释放后口口声声接受改造的主流话语中,从司马丽当了知青后通信里流露的主流话语中,都可以体会到一种比青春残酷物语更为残酷的体制的存在。
此外,还有需要说明的是,《史料与阐释》第四辑的主打是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的纪念专辑,用了较多的篇幅,以致原计划中的许多稿件无法刊出,如陈梦家年谱的后半部、李涵秋的专辑,这次都完整刊登完毕,论述栏目的几篇论文,也因为稿子太挤,或策划的需要,拖了好几年的时间,这次也一次登完。对于撰稿者或整理者的理解和支持,我还要再次表示感谢。
上述“卷头语”于3月20日写成。但在看清样的时候,获悉王观泉先生于6月11日不幸仙逝。王先生是本刊的老朋友,在本刊第二辑、第三辑上分别发表了《〈资本论〉在中国》《光芒四射之余晖,也光芒四射》《手抚瞿圆初〈山水入门秘诀问答〉的遐想》等文,给以本刊莫大的支持。为了纪念王观泉先生,本刊在仓促之间,临时编辑了一个简单的“哀悼王观泉先生特辑”,寄托我们的哀思,敬请读者关注。
陈思和
2017年6月22日修改编定
史料与阐释(总第5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