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贝尔福,(1904—1976)第三任金洛斯男爵,苏格兰历史学家、作家、记者。
1925年,贝尔福从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随后开始了记者和专栏作者生涯。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贝尔福作为贵族子弟,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在情报部门工作。1944年到1947年,贝尔福赴英国驻开罗使馆任职,总管宣传部门,从此开启了他与中东、土耳其的不解之缘。
1947年之后,贝尔福回到自由职业。终其一生,贝尔福不是在伦敦居住,便是在中东游历,成为中东事务和历史的专家。1952年,贝尔福受英国政府委托,写作了一部经典而极富争议的土耳其国父传记,即《阿塔图尔克:一个国家的重生》。此后他还创作了一系列历史作品,包括《希腊肖像》(1956)、《埃及肖像》(1966)、《两海之间:苏伊士运河的建造》(1968)、《摩洛哥》(1971)、《圣索菲亚大教堂:一部君士坦丁堡的历史》(1972)等。《奥斯曼帝国六百年》(1977)是他写作生涯最后一本书,雕琢多年,但他生前却没能看到这本人生集成之作的出版。
John Patrick Douglas Balfour, 3rd Baron Kinross (1904–1976) was a Scottish historian and writer noted for his biography of Mustafa Kemal Atatürk and other works on Islamic history. He was educated at Winchester College and Balliol College, Oxford. He then became a journalist and writer.
七年前买过一本美国作者斯坦福 肖的《奥斯曼帝国》。时间久远,印象已经不太深刻了。为了对比这本书,又把那本翻了翻,想起来当时就挺纳闷的,那本书为何写到1808年就结束了?事实上,之后的一百年正是奥斯曼帝国走向灭亡的最后时段。 这本书弥补了那本书的缺憾,从奥斯曼人的...
评分16世纪,立法者苏莱曼从古老的伊斯兰教法汲取精华,将他的帝国塑造成了穆斯林国家乃至世界的典范; 19世纪,改革者马哈茂德和他的继任者们处处受乌理玛阶层的掣肘,立宪的道路偏向了专制与反动。 可谓成也伊斯兰,败也伊斯兰。 从一个打个哈欠也能让欧洲颤抖几分的中东巨人,沦...
评分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杨晨 原文载于:上海书评(2019年3月) 原文地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51182] 2018年是奥斯曼帝国解体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国内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回顾和反思,如黄民兴教授所言,这两次事件对于中东地区具有划...
评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600年算不算够长?这个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一支游牧民族的帝国,在历史长河之中游历的时间堪比罗马帝国,远长于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广漠的宇宙天幕之上,他们的帝国或许只是昙花一现。那些或伟大、或疯癫、或痴呆的苏丹,那些心怀信仰,睿智、忠诚、勇敢的...
评分《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本身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帝国史,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世界史。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奥斯曼帝国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及深远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之一。在其巅峰期,帝国横跨三洲,雄踞两海,成为东西方和世界的中心。英国历史学家、本书作者帕特里克·贝尔福(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