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裏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 ,荷裔美國作傢、曆史學傢。1913年,開始文學創作。1921年,發錶作品《人類的故事》,從此一舉成名,享譽世界。、
房龍一生共創作三十多種著作,其中《寬容》 《聖經的故事》 《人類的故事》最為經典,被後人奉為“房龍三部麯”。他的作品以人文主義為立場,配閤通俗易懂、幽默睿智的文風,幾乎將人類各方麵的曆史錶露無遺。
鬱達夫曾稱贊:“房龍的筆有一種魅力,枯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一寫,無論大人小孩兒,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瞭。”
《寬容》是美國著名學者房龍的代錶作之一,是一部關於自由和思想解放的人文經典力作。
作品講述瞭在漫長的人類思想發展史中,一係列飽受迫害的曆史人物的悲慘境遇,揭示瞭人類為追求思想自由所走過的艱辛曆程,*終得齣“隻有寬容不同的思想,人類纔可能獲得進步與解放”的箴言。
全書充滿理性光輝,是記錄人類思想解放史的傑齣力作,曾被譯為數十種文字,暢銷全球數百年。
發表於2025-04-26
寬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翻譯的是兩個人,靳XX,還有一個,忘記瞭。 這本書後來齣瞭無數版本,但是請大傢認明翻譯者,很多譯作,估計都是研究生撈外快,翻得很不好。 一定要認準靳某翻的,那是精品,我中英文對照過,那個最有韻味。 寬容,荷蘭人提齣這個,一點兒也不奇怪,那是伊拉斯謨的故鄉啊! ...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意義是,讓我發掘齣我們靈魂深處我們最不願意承認的事實。我們怯懦,我們自私,我們惶恐。 我們不敢用勇敢來包容,我們害怕失去,害怕死亡。 所以我們變得狡猾,世故,殘忍。 我們打著寬容的口號,去作最不寬容的事,或許我們有著寬容的目的,卻因...
評分寬 容 伽藍 Oct.29, 2005 23:48 於深圳景田 在我幼年意識裏,最早有這個詞應該就是房龍的那本。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開頭的那個漫長的故事,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到很長一段時間以為這本書隻有這個故事。因為那時小吧,不記得太多東西。就隻會堅定地抱著磚頭一樣厚的...
評分看這本書也是很久以前瞭。 是一位同事主動藉給我看的。 現在,我還在這傢公司,可他已經不在瞭。 他就以這本書的推薦者,永遠保存在我的記憶中瞭, 甚至我們當時交道很少,甚至,我對他也沒什麼特彆印象。 說書吧。 。。。。。。突然覺得無話可說。 一個故事,一段曆史。 ...
評分寬 容 伽藍 Oct.29, 2005 23:48 於深圳景田 在我幼年意識裏,最早有這個詞應該就是房龍的那本。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開頭的那個漫長的故事,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到很長一段時間以為這本書隻有這個故事。因為那時小吧,不記得太多東西。就隻會堅定地抱著磚頭一樣厚的...
圖書標籤: 曆史 非虛構類 宗教 人文-社科 【美】房龍 2019
書是好書,不過翻譯的一般,長句太多,字都認識,讀瞭一遍不知所雲,隻好跳躍性的讀讀,房龍1925年寫的一本書,主題是人類的寬容意識發展史,盛贊瞭古希臘的那種寬容,對蘇格拉底基於良知的寬容很贊賞,包括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後麵的亞裏士多德,好像後麵也點睛提瞭下咱們春鞦戰國孔子時代也不錯。對於基督教誕生之後對古希臘文明的破壞,深錶遺憾,中世紀的基督教、天主教的發展,包括新教的發展,都是不寬容的産物,從一個個關鍵人物逐個闡述寬容與不寬容的存在與邏輯。最後提齣寬容在當今階段很難存在,因為人性在短短幾韆年的曆史還沒有更高的進化,恐懼是不寬容的根源,什麼時候人類擺脫瞭恐懼的威脅,寬容纔能真正得到實施。
評分書寫得非常好,但是還是要讀翻譯的好的版本。這個版本還有提升空間吧。雖然作者翻譯的應該也是用心吧。
評分對歐洲中世紀宗教史很不熟悉,吃力讀完,很多人還是沒有記住。人類所有的不寬容,都是來自恐懼。古希臘到羅馬再到一韆多年的教會統治,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看起來像是符號似的跑馬燈也讓人窺見其中反攻復闢的流血迫害。 "他以真正的人的態度,把宗教看成一套倫理體係,而不是一種統治方式","18世紀保衛寬容的人,很少屬於哪個特定教派。為瞭自己的方便,他們有時在錶麵上跟宗教教義保持一緻,這可以讓憲兵遠離他們的書桌。但就內心生活來說,你可以說他們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或孔子時代的中國。"
評分把曆史的主綫設為寬容(自由的含義)的另一種錶述。
評分像是“西方宗教史”,也像是“西方思想史”,都是以“寬容”的眼光來審視曆史,讀起來更像是“西方哲學史”一樣,作者的文筆絕對是一流的,各種幽默隱喻諷刺很到位,格局也是夠宏達的,可以跨越韆年的維度來看曆史,但由於本人知識結構有限、學養不夠,盡管能感受到作者盡量平白的文字來講述瞭,大多數還是讀不懂的。此書絕不止三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讀的透此書吧。
寬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