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现供职于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从事中古军事史、历史地理、边疆民族问题研究。著有《铁马楼船北府兵》《从大漠绿洲到玉石山谷:南新疆探索图文志》等,在《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发表于2025-04-22
南北战争三百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学术的严谨,语言的轻松,包括最后尾声的叙述,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张扬,不做作,想温暖的光一样,照耀了一段未被客观认识的时代。以前我真的以为马镫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也真的以为有什么两军将领阵前搏杀。演义始终就是演义。还有游牧民族把后勤补给寄托于敌人的...
评分对中国古代史一直很有兴趣。本书名字是南北朝,实质时间跨度不止。该书让我对中国古代兵种发展历史及原因,南方对北方战争的走势,特别是社会制度对兵种战术的影响有进一步认识。对赵武灵王,李广,卫青,霍去病,李陵,刘裕或有新认识或对其原来的成败原因有了解。书中对多次...
评分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陶渊明与檀道济两人恰巧都在京口,就这样成了同事。 京口在今天的镇江,距离都城建康的路程只有一百多里,若是起早贪黑地赶路,只要一天时间,若是走长江水路,更加轻松,镇军将军刘裕把幕府设在京口,派出部队参加对此前占据建康并篡位的桓玄一...
评分 评分学术的严谨,语言的轻松,包括最后尾声的叙述,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张扬,不做作,想温暖的光一样,照耀了一段未被客观认识的时代。以前我真的以为马镫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也真的以为有什么两军将领阵前搏杀。演义始终就是演义。还有游牧民族把后勤补给寄托于敌人的...
图书标签: 历史 军事史 魏晋南北朝 军事 中国古代史 魏晋南北朝史 中国历史 中国史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
写兵种、战术之细节 补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 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非常流畅通俗,由于这一块写的人不多,等一开始的新鲜感消散后,难免对有些地方心生疑窦,这个有空再补评。史料受限之处的推演其实最考验功力,作者努力的程度还是值个豆瓣新书8.0的评分吧,期待下一本书。
评分對於古代的戰爭模式的演變,例如騎兵跟步兵之間的對抗,轉型與進化等等,講述的清晰明瞭,破解了許多常被遊戲或電視劇誤導的盲點。作者嘗試探討的幾個社會發展走向也都有點意思,例如:游牧民族向農耕的轉化,南朝貨幣與軍事力量的動員等,雖然其結論有的有待商榷,不過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體驗;至於在這方面很有研究的朋友多少會覺得失望也是自然,本書感覺比較面向大眾或新手。
评分军事史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但是读本书还是有不小的收获,尤其南北朝部分,可补单纯政治史之不足。
评分中国史的图书写政治、人物、思想文化、制度的多,写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的少,这一本讲汉代至南北朝军队的组织、战术的运用以及战争与社会的互动,还是很有新意。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1、西汉军队掌握的骑兵冲锋战术是战胜游牧军队的极重要的一个战术原因 2、中原与游牧军队在战术上相互学习 3、地理因素是制约当时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战争的展开依托或受制于河流,季节性明显。 4、游牧政权进入中原之后战争形式改变是促使其社会形态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 缺点: 1、作者对非重点研究的部分不太用力,沿袭一些老旧观点或者干脆想当然的地方比较多。 2、作者文笔很好。有些地方太好,以至于像历史故事。
评分过往的中国战争史研究,往往如同《左传》等中国史学经典的传统一般,侧重于对战争双方政治与运筹谋略的分析,而对于实际战争本身论述甚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李硕的这本书,算是填补了中国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凭借极其有限的史料,力图真实还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的作战模式与战术演变,同时也对影响战争的地理、天气、财政、政治等因素做了详尽的分析。尽管部分内容在论证上可能还不够严密,但视角之独特和材料组织之用心,已经足够让人称道。
南北战争三百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