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士锋 Stephen R. Platt
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简介
黄中宪
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审校简介
谭伯牛
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发表于2025-02-07
天国之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徐瑾 唯有在对比之中,历史才充满了探索的可能性。 在清宫戏的流行中,大家惊讶于乾隆是华盛顿的同时代人,对于太平天国其实和美国南北战争几乎同时也感到陌生。的确,这场爆发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运动,距离现在不过150年时间。 百年之后回首,伴随着众多新材料被挖掘,对太平天...
评分 评分1863年9月,受朋友引荐,容闳在湘军大营里见到了两江总督曾国藩。这位美国海归阅历丰富:耶鲁毕业后,他先在美国公使馆和上海海关工作,后来自己开航运公司,在战区倒卖过茶叶。三年前,容闳曾考虑过为太平军效力,在南京与洪仁轩的会面中,他态度高傲,坚持对方要满足自己的各...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历史 太平天国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近代史 裴士鋒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历史 近代史
2012年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第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 作。
——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 《论中国》《大外交》等书作者
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一八五〇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等书作者
与国内相关著作侧重太平天国的革命性和阶级性、史景迁的《太平天国》侧重天国教义跟基督教教义异同对比分析皆不同,这本书侧重于分析国际关系对于太平天国兴衰的影响,其视角和记述具备很强的独特性。在具体分析时,作者也区别于国内要么强调革命性、要么强调残暴和荒谬的两个极端,对太平天国的优劣之处做了理性、克制和相对公允的评价。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的文笔极佳,史诗般的记述和蒙太奇般的叙事手法让这本书即便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充满吸引力。
评分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方面不出史学界定论,创新点在于新材料的运用,大量采用传教士、外交官的回忆、报告等,的确是很新颖的视角。可以提醒我们做中国近代史千万不要忽略教会史料。作者耶鲁毕业,继承了史景迁重视细节的传统,画面感很好,阅读快感极强。
评分其实并不算多深入,只是相较于国内学者来说,作者表现出西方史学范式下的两个优长:一是把中国放在全球格局中,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讨论;二是注重史学书写本身的叙述与修辞,史学也是一种写作
评分虽作者对太平天国可能的未来过于乐观了一点,但几个英国无能之辈如此恶劣的作祟行径还是会让一个中国读者非常非常非常的不舒服
评分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的好书,优点:1.文笔超流畅,引人入胜程度完全是顶级惊险小说级的,拿起来就放不下;2.史料收集丰富,展现太平天国后期的大环境异常开阔,完全是大历史的全球视角;3.立场非常客观,对太平军的正反面介绍公正,对英国和满清政府的黑暗面阐述大胆,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对战争的残酷性描述很震撼,各种屠杀血腥令人发指。缺点:1.对英美媒体和政府的描述篇幅过多,颠三倒四啰啰嗦嗦,而且看到最后发现这对实际战局影响非常小,作者是美国人,太高估西方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实际作用;2.对太平军和湘军作战的描述比较简略,可能因为作者不懂军事,对中国当时战争技术细节不了解,只能靠抄袭西方人物书信遮掩,这点远不如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扎实详细;3.对当时官场与曾国藩勾心斗角的描述非常肤浅,明显看出作者没下足功夫。
天国之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