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记者,20世纪文学大师之一,1954年以《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等等。
【译者】
孙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0年代初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任专职翻译。大学期间翻译并出版有《莫扎特》《肖邦》《马克•吐温自传》等。1987年考入美国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后投身金融行业。现任美国德太集团(TPG)中国管理合伙人,为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VCA)创始人和现任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董事会校董,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协会理事。
《流动的圣节》为“传记馆”系列之一种,是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自传性回忆录。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的一个医生家庭,酷爱打猎、钓鱼、斗牛、拳击、饮酒和文学创作,他的生命和文字激动了整整一代人及其后世,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青年时代的海明威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居住在巴黎,开始创作小说,并在那里结识了斯泰因、庞德、菲茨杰拉德等许多作家。晚年,海明威回忆在巴黎的这段经历,写下了《流动的圣节》一书。
1957年,海明威的年龄逼近六十。三年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文学史的不朽地位。同时,海明威迎来了健康不佳的暮年,甚至记忆力都受到疾病的侵蚀。 他开始回忆。 海明威于当年秋天在古巴的观景庄开始动笔,期间去爱达荷州的凯彻姆、西班牙,又重返古巴,一直断断续...
评分一 状况不济时,人对于昔日,隐约会牵扯精神的丝缕。海明威写此书时,多少有此心结。虽然三年前已将诺奖纳入囊中。可他清楚,最好的状态已经不再了。那时似乎各方面都很糟:精神,写作,情感,身体,都有,又不全是;可哪一方面先陷入的呢,谁知道。之前去非洲打猎,飞机失事,...
评分1926年,海明威见到了来接站的老婆哈德莉,"她站在铁轨边,我想我情愿死去也不愿除了她去爱任何别的人。她正在微笑,阳光照在她那被白雪和阳光晒黑的脸上……"他们拥抱了,一瞬间在巴黎的所有时光又闪现在年轻的海明威眼前“我爱她,我并不爱别的女人,我们单独在一起度过的是...
评分 评分一 状况不济时,人对于昔日,隐约会牵扯精神的丝缕。海明威写此书时,多少有此心结。虽然三年前已将诺奖纳入囊中。可他清楚,最好的状态已经不再了。那时似乎各方面都很糟:精神,写作,情感,身体,都有,又不全是;可哪一方面先陷入的呢,谁知道。之前去非洲打猎,飞机失事,...
你变了,巴黎也在变
评分你变了,巴黎也会变,尽管巴黎始终是巴黎。我开始理解也许寻欢作乐也是人生里一点温存的意义...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海明威总是饿肚子啊...
评分好充实的生活呀~
评分你变了,巴黎也在变
评分2019已读39。那个年代真是大师辈出的时代,而巴黎,又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年轻的海明威在巴黎的经历丰富而多彩,为他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经验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