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誌良,生於1902年,滿族,字心如,北京人。1924年,加入清室善後委員會工作。該會撤消後,成立故宮博物院,繼續任職。解放前夕隨一部分故宮國寶遷赴颱灣,一直供職於颱北故宮博物院。除本書外,那先生還有《玉器通釋》、《鉥印通釋》、《石鼓通考》、《故宮博物院三十年之經過》、《故宮四十年》、《中國古物通鑒》等著作。
那誌良曆經瞭故宮博物院成立、文物南遷、文物精品運颱等各個重要的曆史時期, 一生與故宮及其文物結緣,是故宮曆史和故宮文物的重要見證人和守護人。
書中所敘,皆為作者的親曆親聞,展示的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産之一部分在時代大背景下的遭際。所引資料,所談往事,彌足珍貴。其中尤以抗戰中文物南遷著墨最多,敘述最為詳盡。近兩萬箱計百萬件文物,長達十多年,行程數萬公裏,卻無一受損,堪稱世界文物保護史上的奇跡。
發表於2025-02-07
我與故宮五十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文物的精華,隨著戰亂而飄零,跟著命運而起伏,但一路的跌宕和坎坷,卻濛的上天的恩,沒有損壞一件,這是奇跡,也是天佑。感謝這些文化的保護者,願這些文物歸其所,永的安寜。
評分隨著戰爭一次次的發生,文物不停的變換儲存地點,直到運到颱灣。 從書中的敘述可以看到故宮文物數量的龐大和留在大陸文物的不值,想不到蔣老頭子把這麼好的東西都運到颱灣瞭,真不愧都是國寶呀!
評分隨著戰爭一次次的發生,文物不停的變換儲存地點,直到運到颱灣。 從書中的敘述可以看到故宮文物數量的龐大和留在大陸文物的不值,想不到蔣老頭子把這麼好的東西都運到颱灣瞭,真不愧都是國寶呀!
評分【讀品】成剛/文 汪曾祺先生寫西南聯大師生跑警報的往事,輕鬆詼諧,他天性衝淡,任怎麼嚴重的事到他筆底都直如花花草草,根本原因是無所羈絆,“聯大師生跑警報時沒有什麼可帶,因為身無長物,一般大都是帶兩本書或一冊論文的草稿。”這纔騰齣手來攜情書、花生米、寶珠梨、甚...
評分【讀品】成剛/文 汪曾祺先生寫西南聯大師生跑警報的往事,輕鬆詼諧,他天性衝淡,任怎麼嚴重的事到他筆底都直如花花草草,根本原因是無所羈絆,“聯大師生跑警報時沒有什麼可帶,因為身無長物,一般大都是帶兩本書或一冊論文的草稿。”這纔騰齣手來攜情書、花生米、寶珠梨、甚...
圖書標籤: 故宮 曆史 文化 迴憶錄 那誌良 傳記 中國 隨筆
實為香港裏仁書局1984年版《撫今憶往話國寶——我與故宮五十年》,比這一版多3篇文章
評分讀後收獲頗多,知道很多完全不知之事。作者,仔細的介紹瞭各種決策的前後由來,不同派係的擔心,若乾為此奔波予以幫助的機構,人士的名字都逐一列齣。很多事,受當時時局所睏,作決定者也無法得知將來會如何。那位通瞭若乾門路纔得以進入故宮工作的人,也萬萬沒料到自己會惹上官非吧。 能活下來,纔是首要的。否則,哪裏來那誌良這本迴憶錄呢。 想起上次特意去聽關於文物西遷的講座,誰知那位四川的館長花瞭半小時感謝各級領導!我應該當場抗議的。像我這樣提前離座的人再多,估計他也不在意。反正不是領導
評分五十年來故宮文物之輾轉,恰印證瞭吾國傢民族曆經之跌宕、坎坷,作者那誌良與國寶命運相係,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又守護文物南遷、運颱,其中艱險於書中略見一斑,而故宮重寶遷赴颱灣隔岸天涯,風雨寂寥,誠一嘆哉
評分故宮文物從北京到颱北的流水賬。
評分又讀瞭本“閑書”……
我與故宮五十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