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斑,福建廈門人,1988年赴美留學。1993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新澤西羅格斯大學,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係教授。學術寫作涉及文學、美學、曆史、國際政治、電影及大眾文化。主要著作《曆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齣版社,2004),《全球化陰影下的曆史與記憶》(南京大學齣版社,2006)。與Ann Kaplan閤編Trauma and Cinema(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與張旭東閤譯本雅明的《啓迪》(香港:牛津大學齣版社,1998)等。1997與2001年兩次獲美國人文基金學術研究奬勵。
作者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係教授。《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是其學術代錶作。該書以“崇高”為切入點,沿中西比較路徑,遊刃於美學、哲學、文學、曆史各“學”之間,探討瞭中國二十世紀賴以塑造個人形象的種種美學手段,描述瞭美學與政治的糾葛,分析瞭關於崇高的豐盈的中國美學。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是一套匯集海外頂尖學者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代錶作的學術叢書,本書則是斯坦福大學東亞係教授王斑最重要學術著作。王斑認為,美學和政治的糾葛,在中國現代曆史上看,存在積極、消極的兩方麵。他並非崇高美學的熱衷者,可他已領會過足夠多的“崇高”感,迴憶起來時常會感到尷尬,對於這種心理轉變的勇敢追問,在《曆史的崇高形象》中顯得尤為可貴。書中還涉及瞭廣泛的話題,如《紅樓夢》、毛澤東詩詞、弗洛伊德、張愛玲、思想解放等等,王斑都以優美雅緻的文筆對其加以條理清晰的論述,令人耳目一新。
發表於2025-02-03
曆史的崇高形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本書值得藉鑒的是它對美學學科自身的檢討。作者宣稱自己寫作目的並非分析“崇高”在中國的流變史,而是分析研究“崇高”形象的這個學科本身,它本身的內部復雜性。正如書的副標題所提示的,美學從來不是純粹的美學,至少在二十世紀中國,美學一直與政治糾纏在一起。 作者將王國...
評分作為觀看或是“被”觀看主鏇律電影的觀眾來說,我不得不承認,至今在觀看這樣的電影時,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體驗。特彆是在英雄人物英勇就義時高喊“為瞭勝利,嚮我開炮”之類的颱詞時,渾身冷不丁的會激起雞皮疙瘩。 從生理學上講,雞皮疙瘩是人在發生恐懼、害怕等精神情緒變...
評分作為觀看或是“被”觀看主鏇律電影的觀眾來說,我不得不承認,至今在觀看這樣的電影時,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體驗。特彆是在英雄人物英勇就義時高喊“為瞭勝利,嚮我開炮”之類的颱詞時,渾身冷不丁的會激起雞皮疙瘩。 從生理學上講,雞皮疙瘩是人在發生恐懼、害怕等精神情緒變...
評分作為觀看或是“被”觀看主鏇律電影的觀眾來說,我不得不承認,至今在觀看這樣的電影時,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體驗。特彆是在英雄人物英勇就義時高喊“為瞭勝利,嚮我開炮”之類的颱詞時,渾身冷不丁的會激起雞皮疙瘩。 從生理學上講,雞皮疙瘩是人在發生恐懼、害怕等精神情緒變...
評分作為觀看或是“被”觀看主鏇律電影的觀眾來說,我不得不承認,至今在觀看這樣的電影時,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體驗。特彆是在英雄人物英勇就義時高喊“為瞭勝利,嚮我開炮”之類的颱詞時,渾身冷不丁的會激起雞皮疙瘩。 從生理學上講,雞皮疙瘩是人在發生恐懼、害怕等精神情緒變...
圖書標籤: 王斑 海外中國研究 文化研究 美學 曆史 中國研究 學術 文藝理論
本來覺得蠻好,現在超想看被刪掉的第6章:Cultural revolution: A terrible beauty is born
評分王斑的核心觀點是政治亦能美學化。在麵臨文化危機、舊秩序崩壞的時刻,主體藉助重演創傷經驗以調和外界的刺激,王國維斬斷完全人格的主體性,升華為高超壯美的主體,不曾想竟進入瞭死寂之境;魯迅和張愛玲以本雅明式的寓言抗衡象徵的統一性,他們的作品建立在殘垣斷壁的廢墟、失落的死亡以及漂浮瑣碎的細節符號之上;毛澤東詩詞中的宏大美學乃是一種假通往飛揚嚮上的文化建構的崇高來壓製女性陰柔、疏導危險的力比多能量以維持陽剛主體的主導地位;在革命電影中,政治鑲嵌在藝術作品中,美學化瞭意識形態,升華性欲為政治激情,個體在集體的支撐下愈發強大;李澤厚對個體形象的突齣是假象,實質上仍將其視為社會關係屬性的化身,藉積澱這一美學滲透的方式,統一鬆散的個體體驗,形成總體;先鋒小說則顛覆瞭這一一統的敘事結構,引領主體進入無物之陣。
評分論著本身不錯,但翻譯有問題,讀起來很難受。
評分現在看就沒有很大的新意瞭,可惜。
評分海外學者的功力果然非同一般。
曆史的崇高形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