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2年归国。1913年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是民智的启蒙者。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登峰造极者,唯梁一人而已。
发表于2025-01-22
李鸿章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记得高二文理分班之前,历史老师在一节课上让我说说对李鸿章的看法,我那时说,虽然他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他也没办法啊!当时老师深以为然,赞许地点头。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从那时开始对这位中国晚清史上的头号替罪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很少主动...
评分这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本书,说不喜欢有点自欺。首先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想必英雄相惜,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名实所归。 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不是为...
评分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书中的这句话: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很强烈的愿望要去看看《李鸿章传》,当然是梁启超版的。 一直以来教科书上总是康梁并列,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梁启超并无太多好感——因为实在不DJ康有为。 ...
评分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
评分这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本书,说不喜欢有点自欺。首先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想必英雄相惜,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名实所归。 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不是为...
图书标签: 传记 人物传记 2019 李鸿章传 中国人物传记 梁启超 历史 近代史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继而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间直至死去。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战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
李鸿章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谤满天下者,未必不为最强糊裱匠。毕竟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中,除了太祖,也鲜有人担得起“造时势之英雄”。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虽不同派,任公不失客观。 (文言原版不算难啃,翻译版气势全无,高中阅读水平
评分学到了如何治理黄河。????//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
评分中译中
评分大家都是从走向共和来的,而我是从曾国藩传来的。译文通俗易懂,原文比较有韵味,对李中堂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待补读梁启超原本
李鸿章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