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微博粉丝225万。
1978-1983年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任文艺部编辑。
1983-1993年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
曾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88-1989年在《读书》杂志撰写《最新小说一瞥》专栏,主编《东方纪事》杂志。因爱好古典音乐,1993年到三联书店创办《爱乐》杂志,并编著大型工具书《音乐圣经》。1995年9月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代表作:《考吃》《有关品质》《微读节气》《四季小品》等。
发表于2025-04-23
重读八十年代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三年前的今天,北京,夜里也是一场小雨,就像两年前的今天一样。 同样地,今天的北京,也是阴雨,淅淅沥沥,婉约得竟像染了几分江南的柔媚和氤氲。思绪绵长…… 中午出门,去毗邻北京电视台的郎家园参加一场新书分享会,作者是前任三联的主编朱伟。 说起朱总,作为一个读者,我...
评分八十年代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期,深处其中的一众人在那个时代歌唱,创作出了现在看来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孕育出来的众多文学作品并成为经典。在那个时代,活跃者人数众多,且丰富多彩,而在本书中,选取的则是作者认为很有代表性的十位作家。这十位作家自然不能代...
评分雨意涼涼中收到朱偉先生的新書《重讀八十年代》。內容可以說是舊的。文章卻是新的。 這本書封面設計很見巧思。“捌拾”兩個金燦燦大字串起了書中所寫諸位作家的名號。很有些解構一切的後現代意味。除下書衣。書脊裸背而鎖線。正是最好的平裝書形式。內頁排版亦疏朗有致。 見到...
评分 评分雨意涼涼中收到朱偉先生的新書《重讀八十年代》。內容可以說是舊的。文章卻是新的。 這本書封面設計很見巧思。“捌拾”兩個金燦燦大字串起了書中所寫諸位作家的名號。很有些解構一切的後現代意味。除下書衣。書脊裸背而鎖線。正是最好的平裝書形式。內頁排版亦疏朗有致。 見到...
图书标签: 八十年代 文学 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文学 随笔 散文随笔 现当代文学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道: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
八十年代,是朱伟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中写《我与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一位位作家交往的过程。
本书是朱伟三年阅读和写作的结晶,他逐一重读了活跃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条分缕析,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王安忆、莫言、马原、余华、苏童10位标志性作家的作品,让读者能够通过一篇文章读懂一个作家。
作为回忆录料不足,作为作家论论不够,有点不伦不类,说是重读,却没看到“重”在何处
评分朱伟真是实诚的诚实人,评论、八卦、褒贬和遗憾,都在不动声色之间。写莫言最用功。
评分一般看这种书,对于作品的简述审最没趣的,因为简述无法还原小说的风味,也提不出什么更有意思的见解。读作家的成长,作家的轶事,作家们的互动才是最有趣的,所以也难怪王蒙李陀篇比后面的篇要有趣,话说在王蒙篇中都提到了大家要去李陀家拜码头,结果单写李陀的时候又不说一下,这一段说一下应该蛮有趣的。不过80年代这些作家的事,文坛的事,不管怎么看看多少次,还是有意思的
评分余华:“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控诉和揭露,而应该展示高尚。”
评分《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先生的一本文学回忆录。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里的大部分时间,朱伟都是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做编辑,因此得以接触和发掘了包括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等在内的一大批新锐作家,而这些作家当今几乎都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位居中国顶级作家的行列。正基于此,朱伟先生的这本书,才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位文学编辑的个人工作生活回忆,也堪称一部重要的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录,值得一读。
重读八十年代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