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保群:读过中文,聊识之无,改学历史,粗知汉魏。本职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编辑。为人做嫁之余,尚有边角废料,垂老投闲,补缀成衲,虽捉襟而见肘,却宁短而不斜。谈不必信,信何必谈。聊复尔尔,且食蛤蜊。
中国古代的政治史,实际上是一部谣言史,形形色色的谣言,被野心家炮制,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他们搜罗穷尽,极尽附会,只为那天命所归的政治合法性。栾保群先生将这些权力斗争中的谣言与谶语从史书中搜刮出来,按照时间、事件,写成一部别具一格的历史普及读物,正史野史信手拈来,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掀开极具迷惑性的预言面纱,揭露古代谣谶编造者的真正用意,并窥得谣谶在民间的流传与演变。
大家瞟一眼目录就知道,栾保群搜罗的谣言与谶语十分全面。大家再看看正文就发会发现,栾保群对谣言与谶语的背景介绍很详细。我要是硬写点相关的,最后不过是换种方式讲故事,讲不出什么新鲜的。所以,我就不用再在这两方面浪费笔墨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读了书,没发现有趣的...
评分21.6 此时国内就出现了一首歌谣,其中有句“鱼羊田升当灭秦”。 有人就解释说:“鱼羊,鲜也;田升,卑也。这就是秦国要为鲜卑所灭。” (P191) 鱼羊确实可以变为鲜,田升却难以变为卑,除非使用其异体字。 21.7 宁王亲自巡视,忽然脑袋发热,对随从众官说:“我有一个对子,...
评分21.6 此时国内就出现了一首歌谣,其中有句“鱼羊田升当灭秦”。 有人就解释说:“鱼羊,鲜也;田升,卑也。这就是秦国要为鲜卑所灭。” (P191) 鱼羊确实可以变为鲜,田升却难以变为卑,除非使用其异体字。 21.7 宁王亲自巡视,忽然脑袋发热,对随从众官说:“我有一个对子,...
评分遭人捂死 1. 果然,不久孝武帝就被他的宠妃用被子闷死在这殿中。(P97) 2. 张贵妃听了,把戏言当成真的,一怒之下,当夜就用棉被把皇上捂得没了气儿。(P155) 3. 刘裕也很能成人之美,就用一床棉被把他一捂,送上了西天。(P203) 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都说的是东晋司马德...
评分大家瞟一眼目录就知道,栾保群搜罗的谣言与谶语十分全面。大家再看看正文就发会发现,栾保群对谣言与谶语的背景介绍很详细。我要是硬写点相关的,最后不过是换种方式讲故事,讲不出什么新鲜的。所以,我就不用再在这两方面浪费笔墨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读了书,没发现有趣的...
啥情况?文物出版社的《古谣谶》?就繁体竖排改为简体了?封面真心丑 还有之前重版的两本扪虱谈鬼
评分【2019第7本】本书整理了历史上的谣言和谶语等政治预言,二者区别在于谣言来自民间,谶语来自统治阶级,多从谶纬书中节录摘选而来。从谣谶的创作题材来看,要么是针砭时弊,要么是为自立造势,作者信誓旦旦地保证,任何人只要有心自立,都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谶纬书找到自己受命于天的铁证。可惜从晋代以后,谶纬书禁得厉害,没那么好取材了,所以晋以后谣言多于谶语。从谣谶的创作手法来看,一是拆字,如“卯金刀”为刘,“千里草”为董,“十八子”为李。二是五德终始,谣谶中沾颜色的基本都是,如“赤帝”刘邦指汉代火德,“南风吹白沙”指晋代金德。三是直借名字,如“石来”的石冰,“五马渡江”的司马王族。所谓“预言”,其实没那么神,基本上都是当代创作,再把创作时间人为提前罢了。书中有些史实谬误,如“司马伦是司马炎的第九子”。
评分前些日子看了一篇作者关于《陶庵梦忆》的考据,功夫了得,于是翻了下作者的其他书。本书“疏解”了历代谣谶,一言以蔽之,所谓天意实乃民心。还须区分“谣”和“谶”,前者是民间流传类似于国风一类的歌谣,反映民间议论,后者则传于庙堂,本是夹杂于纬书里的预言,但越来越为宫廷斗争所利用,多为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人造。作者考据出那些看似言准的谣谶实际上多是事后伪造,中间的一些吐槽挺有意思。
评分粗疏。
评分前些日子看了一篇作者关于《陶庵梦忆》的考据,功夫了得,于是翻了下作者的其他书。本书“疏解”了历代谣谶,一言以蔽之,所谓天意实乃民心。还须区分“谣”和“谶”,前者是民间流传类似于国风一类的歌谣,反映民间议论,后者则传于庙堂,本是夹杂于纬书里的预言,但越来越为宫廷斗争所利用,多为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人造。作者考据出那些看似言准的谣谶实际上多是事后伪造,中间的一些吐槽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