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當代文化理論研究。已齣版中文著作有《福柯的界綫》《尼采與身體》《什麼是當代》等11部,英文著作有《論傢用電器》(Routledge);主編《生産》叢刊與“人文科學譯叢”等。
本書是作者最近幾年關於當代西方哲學、當代藝術和當代文化的學術隨筆集。書中既有對本雅明、德勒茲、羅蘭•巴特、福柯等人的評論,也有從文藝復興繪畫到當代影像和裝置藝術的討論,以及對種種文化現象的分析。全書分為五個主題:同代人、繪畫、福柯、藝術何為、友誼與潛能。盡管涉及的話題廣泛,但是貫串其中的綫索是當代性,體現齣知識分子和藝術傢是如何通過他們的作品對當代進行潛在思考的。
汪老師的若乾小情人一定相信這是一個充滿強度的運動
评分還沒開始讀,mark一下。
评分鑒於作者與福柯、阿甘本、昆德拉、巴迪歐、吉登斯並列為我年度閱讀人物,就勉強給個三星吧,上架建議:散文。
评分談哲學的部分清晰明朗,而藝評這塊太多概念需要調動感覺的邏輯,還是喜歡巴恩斯那種充滿知識和八卦的漫談
评分主觀加一星。汪總能在大白話中嫁接一些哲學理論的真知灼見。如廁、高鐵、餐桌前的最佳讀物,不催眠,很坦誠。正如汪評論齊澤剋的話:他以自曝其醜的方式再次嘲笑瞭資産階級虛僞的倫理麵孔。藝評部分寫的有點飄,但私以為這也算是國內哲學-藝術共生做的最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