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发表于2024-11-21
第七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当年读《活着》时,还是个懵懂的中学生,只觉得故事里的生活太苦,心中有同情,但不真的觉得同自己有什么关系。如今工作已数年,各种人情世事也有所亲见;温吞吞一介良民,并不对社会现状有多少反感或反抗心,也不感觉自己麻木;《第七天》读下来,却渐渐后背发凉,心里悲伤泛...
评分死于午后的余华 苍白而脆弱的死亡 海明威写过一本小说,叫《死于午后》,这位喜爱并擅长写作死亡的作家,曾对死亡发表过一句评论:“大多数人死的时候像动物,不像人。” 在中国当代的小说作家中,喜欢写作死亡,并且写得还算不错的作家,余华大概要算突出的了。 然而,如...
评分余华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所以尽管现在基本不读小说了,但看到《第七天》将出版的消息,我还是立马在京东下了该书订单。自从上一部小说出版以来,余华深谙营销之道,在文学已死的争议声中,还能让数百万读者掏钱买单。 拒不接受采访但提前曝光《第七天》的开头,让读者对...
评分死于午后的余华 苍白而脆弱的死亡 海明威写过一本小说,叫《死于午后》,这位喜爱并擅长写作死亡的作家,曾对死亡发表过一句评论:“大多数人死的时候像动物,不像人。” 在中国当代的小说作家中,喜欢写作死亡,并且写得还算不错的作家,余华大概要算突出的了。 然而,如...
评分※转载自2013年8月15日香港《明报·世纪》。 到 《 第 七 天 》 , 來 到 「 死 無 葬 身 之 地 」 。 余 華 的 鬼 魂 遊 , 是 一 個 中 國 盛 宴 。 盛 宴 饗 「 無 」 ; 無 葬 身 之 地 , 無 人 之 境 , 曾 在 , 痛 極 , 歸 無 。 從 基 督 受 難 以 來 , 痛 苦 ...
图书标签: 余华 讽刺 人性 批判 人生 真实 小说 文学
名人推荐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编辑推荐
《第七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成一部时代的寓言,余华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余华的写作,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他的小说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并通过不断重释小说与现实的复杂关系,续写今日的文学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名人推荐
《第七天》某种意义上,打通了通向神性的一面。如果说它是一首歌,它一定是一支悲歌,如果说它是一部书,它就是一部时代的亡灵书。余华先生始终坚持为小人物写作,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写作,我非常赞赏和尊重他的写作态度。——张清华
这部小说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是余华不断试探文学、文学传统、文学艺术以及现实、个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成果,而我个人认为这探索是成功的。——张新颖
2019第一本。很新颖的鬼魂叙事(这几年貌似也不是很新了……)在余华的小说里只能算平庸之作,不过父子和鼠妹的故事,还有那对基友的友情(……)蛮感人的,其他的故事就有一点点僵硬和牵强。谁能想到呢,死无葬身之地是个如此温暖的地方,死亡之后,便是永生。
评分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写尽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积极与无奈。开篇从殡仪馆角度写了拥有特权、公款吃喝的腐败官员、墓地贵死不起、强盗式拆迁等各种社会热门问题。买不起墓地的社会底层在死后去了“死无葬身之地”,却是充满最多欢声笑语之地
评分结尾太啰嗦,放在父子相认那个状态再延伸一下就好了。
评分更像是為了寫故事而塞進來的新聞。人物遍佈假惺惺的煽情,故也不像新聞,是余華為了表現「人間疾苦」而寫的小人物,只剩下扁平的苦難和淚水。
评分第一次覺得「死無葬身之地」這麼惡毒的話竟然充滿溫暖和希望,似乎人活著的每一天都成了向死而生的苦行僧在修行。 希望生也平等,世界多一些希望和溫暖。
第七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