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家庭,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他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这本《我与你》。
马丁·布伯的哲学总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即世界的本质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与你”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世界的本质,这一观点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心理剧疗法的创始人雅各布·莫雷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完形疗法创始人皮尔斯等,他们的疗法本质上都是在实践马丁▪布伯的哲学。
发表于2024-12-22
我与你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布伯的行文风格既有海德格尔式的艰辛晦涩,思想又有舍斯托夫之神韵。同时他认为尼采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于实在。书中两次提到尼采,对尼采的评价似乎不低。 在“它”之世界,因果性君临一切。因果性在“它之”世界具有无限统摄力。------p70. 这句让我想起舍斯托夫所指2×2=...
评分人活着什么最重要? 我觉得一切的分量都很轻,但硬要从这些生命之轻中选一个出来,我想最有意义的是经验。以前我一直这么回答别人。 但根据布伯的观点,经验,产生的是“我-它”关系。于是我在想,我所谓的经验是指什么。 似乎说成是深层的体验更确切些。 手机上记下书里一...
评分我们讨论爱,也就是说到“我与你”的关系。“我与你”,是直接的面对、聆听和交流,与第三者无关。讨论的对象,可以是至高的上帝,也可以是爱情。 最近的枕边书就是这本马丁.布伯的《我与你》。马丁.布伯,这位在西方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人物,这位20世纪最...
评分这个中午,头顶上的天空蓝得所向披靡,迷惑人心。太阳从我的右边照耀着,沿街看到盆景般静默的松柏。阳光底下坐着一群老妇人,全部穿着黑色或灰色的衣服。她们的脸上没有遗憾,没有软弱,没有歉意,仿佛也看不到同情之心,看不到温柔之心。 这些日子以来,我感觉自己日渐静默...
评分1.马塞尔·普鲁斯特 感官主义者:非意愿记忆;非意愿记忆是一种身体记忆,意愿记忆是一种大脑记忆。 2.吉尔·德勒兹 无器官身体与生成:大脑/身体的反逻各斯。 3.夏目漱石 《草枕》:非人情—“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4.费尔南多·佩索阿 阿尔伯特·卡埃罗:感觉主义。 ...
图书标签: 心理学 哲学 成长 关系 我想读这本书 经典 感悟 外国文学
每个人都生活在双重世界中:一个是“我与它”的世俗世界,一个是“我与你”的灵性世界。
在“我与它”的世俗世界中,我们与他人,与万事万物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讲过一个故事,他上课时,有一个学生每次必定坐在第一排,对他的授课频频点头微笑,于是,他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好感,并经常交流。就在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造之才”时。这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请求,说自己正在申请美国常青藤名校,希望钱教授可以帮忙写推荐信。
钱教授欣然答应,可是当他把推荐信交给那个学生后,这个学生从此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再也没来上他的课,也没有私下里找他讨论过问题,到这时,钱教授才明白这个学生与他建立关系的目的。他将这种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生活在“我与它”的世界中,他们在与别人建立关系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功利性,而目的达到后,关系也就中断了。
与之不同,在“我与你”的世界中,“我”将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种相遇是全身心、毫无隐藏、真诚的交流。当我们敞开心扉,不带任何企图与世界相遇时,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治愈,它可以治愈物欲横流,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让我们在生活之中,却活在了生活之上。
刚开始还能接受飘忽的文风,越到后面越受不了。不评价。(app版本是不是评星之后就不能不评星?)
评分读了快一年半才算勉勉强强读完 这本书上算是明白 看懂 明白 拥有是怎样一回事了
评分我真的,对客体关系论本能抗拒,尤其这书充满了一种“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即视感…
评分与他人的边界
评分我不确定这本书是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但是它无疑特别适合当前的我。感谢DAISY的推荐。
我与你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