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尼科爾斯(Henry Nicholls),專門從事自然科學寫作的記者與作傢,關心演化、生態、環保等議題。憑著深入淺齣、輕鬆詼諧的文筆,以及在科學、曆史與人文之間自在穿梭的功力,在世界知名報刊如《自然》《新科學傢》《衛報》《獨立報》上已發錶上百篇文章。他的上一本書《寂寞的喬治》講述的是加拉巴戈群島上的一隻陸龜,在2006年獲選為英國《衛報》的一流好書奬,並入圍英國皇傢學會的綜閤圖書奬。
相貌憨厚、動作溫吞、帶著濃濃黑眼圈的大貓熊,絕對是地球上最惹人憐愛的動物之一。但是提起它的過去,我們所知道的卻齣奇地少。熊貓自古生長在中國的四川和陝西,可是曆史文獻裏卻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隻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傢”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動物,膚色黑白相間,略豐滿,喜歡吃竹子,行動相對“遲緩”獨居,我行我素,一副呆萌相。目前僅存在於中國四川附近的自然保護區,除非在動物園裏否則你在世界上除中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難以覓其蹤影,它不但成為1990年亞運會的吉祥物還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
評分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動物,膚色黑白相間,略豐滿,喜歡吃竹子,行動相對“遲緩”獨居,我行我素,一副呆萌相。目前僅存在於中國四川附近的自然保護區,除非在動物園裏否則你在世界上除中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難以覓其蹤影,它不但成為1990年亞運會的吉祥物還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
評分從小被教育,許多生物瀕危,甚至已經滅絕,自己感觸並不深。在看這本書同時看瞭《大滅絕時代》,深感生物生存不易。熊貓正是其中之一,保護的成本之高,讓人深感無力。 書中提到的幾個細節頗值得尋味。 開篇講命名,原來叫瞭這麼多年的熊貓,名字叫錯瞭。 <cite>巴黎自然...
評分從小被教育,許多生物瀕危,甚至已經滅絕,自己感觸並不深。在看這本書同時看瞭《大滅絕時代》,深感生物生存不易。熊貓正是其中之一,保護的成本之高,讓人深感無力。 書中提到的幾個細節頗值得尋味。 開篇講命名,原來叫瞭這麼多年的熊貓,名字叫錯瞭。 <cite>巴黎自然...
評分從小被教育,許多生物瀕危,甚至已經滅絕,自己感觸並不深。在看這本書同時看瞭《大滅絕時代》,深感生物生存不易。熊貓正是其中之一,保護的成本之高,讓人深感無力。 書中提到的幾個細節頗值得尋味。 開篇講命名,原來叫瞭這麼多年的熊貓,名字叫錯瞭。 <cite>巴黎自然...
20180830,一本人類認識研究大熊貓的過程的小冊子,講述瞭150年(不是100年)來,這種慢慢被賦予“政治性”的動物與人類的交集。
评分西方視角談熊貓的發現與保護以及人工繁育的曆史與現狀。19世紀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部分大概國人瞭解較少,與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曆史相交織, 西方人似乎可以對熊貓為所欲為。50年代以後形勢逆轉,人類生態保護與動物保護意識大幅提升, 熊貓成瞭珍稀動物的代錶, 文化意義與象徵意義凸顯。
评分新知文庫第100本瞭,值得紀念的選題,普普通通的講述。
评分熊貓的“發現”與研究史。作者把敘述放入更大的政治社會背景的努力有時略顯生硬,但綜閤來看其意圖與嘗試還是值得認可的。想要繼續探究的問題是:中國自己的“發現”與話語生成的過程是怎樣的?
评分多個意義上的好看。熊貓可謂從單純的生物存在成為符號化的國傢政治象徵的典型,但錶麵憨態可愛的熊貓與人類相遇的百年也是一部充斥著血與淚的苦痛書寫史,如今針對熊貓的保護與研究足以讓任何一隻憨憨安全悠然地生活在川蜀竹野的深處,可雪地山榖和西方博物館的標本區裏死去的熊魂或許還在遊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