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
电影导演,生于1962年。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作品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1995年,首部电影《幻之光》迅速引起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得众多奖项。
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人知晓》,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此片成为戛纳影帝。
2013年,电影《如父如子》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2018年,电影《小偷家族》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发表于2024-11-21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劳动节深夜十一点这天终于看完了《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大概林林总总有半个月甚至更久,我看书算是比较慢的,总是静不下心去仔细阅读,心思会不由自主的飘向远方,有些地方就要重新回头阅读再理解,也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言归正传。 是枝裕和导演写这本书用了八年时间,...
评分是枝裕和导演在讲述《海街日记》的创作理念时,他这么写道: 父亲去世了,但是继承父亲血脉的铃还在那儿。母亲离家而去,但还留着与母亲同龄的梅子树和老房子。海猫食堂的店主去世了,但油炸竹筴鱼的味道仍然飘在海街上空。“纵然失去,也有传承下去的东西”。 读到这里,我心...
评分 评分在劳动节深夜十一点这天终于看完了《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大概林林总总有半个月甚至更久,我看书算是比较慢的,总是静不下心去仔细阅读,心思会不由自主的飘向远方,有些地方就要重新回头阅读再理解,也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言归正传。 是枝裕和导演写这本书用了八年时间,...
图书标签: 是枝裕和 电影 日本 电影人 是枝裕和人生随笔 日本文学 随笔 日@是枝裕和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
是枝裕和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其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在日本出版后,连续6次紧急加印,得到《朝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高度评价,更被盛赞道:哪怕再过100年,这本书也一定是创作者的圣经。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是枝裕和打动世界的所有理由,都在这本书里。
比预料中的好。是枝裕和能拍出那样的电影,果然与他看待事物、人生的态度是不可分的。他对待电影满怀谦卑,对待人生相当温柔,观察、理解而不去评判,唯独对待日本的电影环境和国家政策猛烈吐槽。即使是对他电影不感兴趣的人,从他那种理解世界的视角中,想来也能有所收获。
评分比预料中的好。是枝裕和能拍出那样的电影,果然与他看待事物、人生的态度是不可分的。他对待电影满怀谦卑,对待人生相当温柔,观察、理解而不去评判,唯独对待日本的电影环境和国家政策猛烈吐槽。即使是对他电影不感兴趣的人,从他那种理解世界的视角中,想来也能有所收获。
评分很少有导演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到如此钻心的程度,玲珑剔透又干爽清洁,多不得一丝清凉,敏感到可怕,于是上天赋予他的哲思能力就很强大。能读到是枝裕和是那种被愧疚和遗憾掌控着的人,心怀大悲悯:我凝视着自己脚下与社会相接的黑暗面,同时珍惜每一次新的邂逅,用开放的态度面对外部世界,努力在今后的电影中呈现那些好的一面。是枝裕和在探讨项目的创作可控和观众理解不可控的时表现出的从容是其他导演没有的,我理解的是他的作品都是从主题出发的,先有了人物,再设定框架,然后设置故事。于是他的作品及其轻巧又意味宏大。
评分演员的自我表现会妨碍创作者。 优秀的创作者即使不依靠演员的即兴表演,也能当场写出想要的剧本。如果写不出来,就没有资格成为编剧。 我一直认为,虚构作品要令观众沉醉,而纪录片则要让观众清醒。 比起有意义的死,不如去发现无意义却丰富的生。 电影并非高喊口号的东西,它就是为了表达生命真实丰富的感受而存在的。 成长是在无限接近绝望的感受中产生的,这大概才是人生的奇迹。
评分成长是在无限接近绝望的感受中产生的,这大概才是人生的奇迹。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