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小城埃尔福特。1882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92年起,先后任教于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逝。
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三人,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在对现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中,马克斯·韦伯的地位至今仍然无可质疑,其思想体系始终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战。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以《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为中国读者所知晓。
译者简介
康乐,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与佛教史,并主编远流公司“新桥译丛”,与妻子简惠美共同翻译多种马克斯·韦伯著作。
简惠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
发表于2025-02-0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像所有的论文一样,为了论证观点,作者需要广泛的引证和分析,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对那个精妙的结论本身更感兴趣。我在这里斗胆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结论。 韦伯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追逐利益与满足物质欲望是全人类共有的特征,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仅仅在西方产生?为了回答这...
评分理性的吊诡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记得潘小松在《随便翻翻的从容》中曾说:“假如不是职业的逼迫,我以为读书的最佳状态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随便翻翻:这是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就倡导过的。”[i]读书不多,却也喜欢随性子读书,不愿受着太多目的的束缚。但碰到经...
评分我手头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三联1987年12月的版本,于晓和陈维纲等译,收录在由甘阳和刘小枫主持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创办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丛书里。我是在2003年读大学期间偶然在旧书摊中淘到,自然大喜过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甘阳...
评分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时在看《圣经》。“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样一种近乎宿命式的淡定的祷词,很难和西方式,特别是美国式的那种狂热和争逐的人生哲学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精神提倡的那种以赤裸裸地追逐利益为中心的生活...
图书标签: 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 社会科学 理想国 经济 社科 政治哲學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之一。
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具有支配性力量的资本主义,何以独独从西方文明中孕生出来?韦伯从文化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这一角度提出,近代资本主义以其理性化的持续经营和组织劳动为特征,而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核心要素,即“天职”思想、为职业劳动献身的工作伦理,与基督新教的禁欲性格具有天然的内在亲和性。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派将工作奉为天职,有系统且理性地追求合法利得的人生观,正是资本主义发展*适合的精神动力。新教的人生观促进了基于职业理念上的理性化的生活倾向,如今,这已成为现代市民普遍的生活样式。虽然禁欲精神助长了近代经济秩序的诞生,但资本主义在建立起决定一切的秩序后,将自己的根基盘踞在机械文明之上,新教的入世禁欲精神,则解体为纯粹的功利主义。褪除了宗教伦理意涵的资本主义,*终走向“无灵魂的专家,无心的享乐人,这空无者竟自负已登上人类前所未达的境界”。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
评分太喜欢理想国了呜呜呜 没读完呢
评分译文不够流畅,三星译文,五星装帧。整体来说四星吧
评分#找寻行为的依止#我赚钱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本身,我富有也因此要更加勤勉敬业才配得上选民的身份,我殉职殉道因为那是天赐的使命。生命的归宿在于毁灭,生命的意义在于以何种方式毁灭。
评分没意思,看了六十多页了,就给我讲基督教分裂史,思想史。支点是“理性与情感。苦行态度。如何看待上帝神恩。戒律”。宗教影响人的生活,塑造人。接下来就是宗教与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精神是苦行主义的退却,是基督教与世俗的融合,世俗逐渐神圣,这本书后面半本全是注释。这本书只能说有点意思。准确来说,应该是苦行主义的变形,我读出这么个味道,前基督教苦行主义是对世俗欲望的摈弃,如今的苦行主义却是对劳动――欲望的承担与忍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