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Ha Jin),本名金雪飞,1956年生于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迄今为止,已经出版十余部英文作品,并荣获多个奖项。
金亮,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89年赴美国留学,1991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电影制作学硕士学位。现居美国维吉尼亚州。
发表于2023-01-27
等待 2023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等待》这次能出完整的简体字新版,真是让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从第一次读到这部小说至今,正好是十年。这十年里,一直跟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书,买了近二十本旧版送人,自己也看了有六遍以上。今天再读到这本书的新版,仍然觉得心里很激动。对这本书的喜爱,这种感觉,十年里没...
评分哈金和北岛是被西方认为最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前者的《等待》获得过福克纳奖。看过之后,我的观感是:长达18年的等待得来的婚姻,并不能证明爱情存在的必然;爱恨是交织的,并非相互排斥;我们等不来戈多,就算戈多来了,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我们其实吃不准是否...
评分文章摘自 |《等待》精装珍藏版 推荐序 作者 | 余华 原标题|一个作家的力量 我很欣赏美国笔会在授予《等待》二〇〇〇年福克纳小说奖时,对哈金的赞誉:“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二〇〇三年初春的时候,我在北京国林风书店买到了《等待》,...
评分等待令人焦虑,但多少是有点活力的,一旦等待过程结束,梦或者理想落地,接踵而来的不一定是幸福,关键是看你的心有多大。很多时候,恰恰需要另一场等待才能挽救内心的陷落,于是乎,周而复始,所谓人生如梦,那是一场用等待编织的梦,什么时候不再等待了,也就是梦醒时分,尘...
评分一部优秀的小说里,作者以双重身份出现,作为讲述者的人性和作为创造者的神性,可以创造一个笔下的世界和许多个性独立的人物,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纷繁复杂几乎可以逼真的社会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令人不得不相信,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命运本该如此。犹如福...
图书标签: 哈金 小说 文学 当代文学 长篇小说 婚姻 等待 美国文学
本书是哈金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军医孔林苦苦等待了十八年,终于能与结发妻子淑玉离婚,当他与久久苦恋的情人吴曼娜结合的时候,却失去了爱的激情。新的生活令他烦躁不堪,他重新去探望发妻,却在那里找到了心底的平静。辗转多年,又开始了下一个无尽的等待。
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十八年的等待,是时间的囚牢,也是命运的奴役。
爱情究竟是什么,等待又何具意义?在时间与命运的捉弄下,一切都不复重要,似乎唯有坦然接受安排,等待才有了希望可寻。
一口气读完。工整得好看
评分哈金的小说总给我一种奇妙的感觉,虽然故事看起来很平淡冗长,故事的背景也离我很远,但却像块浸水的干毛巾,慢慢湿透抽不开身,渐渐难分彼此融入其中。《池塘》里的恃才,《等待》里的爱情,消逝了已然令人唏嘘无奈,更可悲的是,回首往事,我们还要冠之以“错觉”之名,宽慰眼前淡漠的庸常。
评分“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男人真的,太软弱了。曼娜生孩子时候的破口大骂,让他觉得是不是结错了婚,他们从来不试图理解女人。
评分想起张爱玲那句“好人太多,真人太少”。孔林就是太在乎做“好人”。
评分这是一个母语为中文但是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写出的作品,再经翻译成中文。即使如此,语言却依然精炼朴实,毫无翻译腔,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好故事,因为它特别真实,虽然里面的三个主人公都各有优缺点,并不全然讨我喜欢,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那个年代存在于中国的千千万万人的缩影。看了这本书,加上最近丁克想法特别严重,我越发感到人生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人云亦云的活着,不然会像文中孔林一样后悔终生。可是孔林至少还有标准贤妻良母式前妻淑玉爱着他照顾着他,我们呢,一旦选择错了人生,过上了痛苦的日子,怎么后悔都无济于事了。
等待 2023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