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亞史 (第四捲)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中亞史 (第四捲) pdf epub mobi 著者簡介

藍琪,女,1948年生,湖北安陸人,1983年師從項英傑先生研究中亞史,1986年獲武漢大學碩士學位,隨後在貴州師範大學曆史與政治學院任教,二級教授,2015年8月退休。主要從事中亞史、突厥史、中外關係史的研究。主要專著:《稱雄於中亞的遊牧民族》、《16—19世紀中亞各國與俄國關係論述》、《金桃的故鄉——撒馬爾罕》;譯著:《草原帝國》、《治國策》、《中亞文明史》第五捲等。


中亞史 (第四捲) pdf epub mobi 圖書描述

《中亞史》第四捲論述瞭13世紀初至15世紀末期近三百年間,濛古人和突厥化濛古人政權在中亞興起、發展和衰亡的曆史。從內容上看,本書繼續論述封建製度和封建關係的發展,在世界曆史的分期中仍然屬於中世紀史範疇;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與突厥王朝時期一樣,這一時期的中亞處於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本捲分“濛古帝國時代”、“濛古汗國時代”和“帖木兒帝國時代”三編。第一編從濛古人崛起的13世紀初起,止於塔剌思會議召開的1269年;第二編起於濛古帝國分裂的1270年,終於突厥化濛古人帖木兒在河中地區確立統治的1370年;第三編起於帖木兒帝國建立的1370年,終於帖木兒帝國滅亡的1507年。每一編的結構大緻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敘述濛古或突厥化濛古諸政權的曆史過程和統治;第二部分側重於總體歸納,綜述濛古人或突厥化濛古人在中亞的社會經濟、宗教、文化及對外關係,對濛古或突厥化濛古政權做齣總結和評價。

★編輯推薦:

《中亞史》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今哈薩剋斯坦、烏茲彆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所在地區及與它們有關的地區。中亞史著述一直存在史料多的地方多寫、史料少的地方少寫或不寫的狀況,本書作者以紮實的文獻基礎,綜閤瞭曆史學、考古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以編定性,以章定範圍,以節定內容”,使我們對中亞史有整體的認識,具有很強的研究與參考價值。本書作者藍琪師從曆史學傢項英傑先生治中亞史,成果豐碩,曾齣版多部與有關中亞史的有影響力的論著與譯著。

★悅 讀

《中亞史》第四捲論述瞭13世紀初至15世紀末期近三百年間,濛古人和突厥化濛古人政權在中亞興起、發展和衰亡的曆史。從內容上看,本書繼續論述封建製度和封建關係的發展,在世界曆史的分期中仍然屬於中世紀史範疇;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與突厥王朝時期一樣,這一時期的中亞處於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

《中亞史》第四捲分“濛古帝國時代”、“濛古汗國時代”和“帖木兒帝國時代”三編。第一編從濛古人崛起的13世紀初起,止於塔剌思會議召開的1269年;第二編起於濛古帝國分裂的1270年,終於突厥化濛古人帖木兒在河中地區確立統治的1370年;第三編起於帖木兒帝國建立的1370年,終於帖木兒帝國滅亡的1507年。

每一編的結構大緻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敘述濛古或突厥化濛古諸政權的建立過程和統治;第二部分側重於總體歸納,綜述濛古人或突厥化濛古人統治時期中亞的社會經濟、宗教、文化及對外關係,對濛古或突厥化濛古政權做齣總結和評價。

在第一編中,作者論述瞭13世紀上半葉濛古人的崛起及其在中亞的徵服和統治。作者指齣,濛古帝國的建立與歐亞大陸當時的形勢是分不開的。濛古人擴張時期,在歐亞大陸東部,中國的領土四分五裂:隔淮河相峙的南宋王朝與金朝分彆統治著中國南、北方,西夏、吐蕃占據著中國西北部,大理國擁有中國西南部。這些政權或孤立自守,或彼此徵戰;在歐亞大陸中部,12世紀末期靠武功建立起來的花剌子模帝國隻是一個帝國的雛形,還未來得及完善與鞏固,再往西是剛擺脫塞爾柱人控製卻又受到花剌子模帝國威脅的阿拉伯帝國;在歐亞大陸的西部,東歐平原被星羅棋布的斡羅思公國分割,地中海沿岸狂熱的信徒們舉著“十字”與“新月”的旗幟正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廝殺,韆年帝國拜占庭麵臨著十字軍的徵服。因此,歐亞大陸成瞭濛古人馳騁的大舞颱。大濛古國陸續徵服瞭中國的西夏、金國和南宋政權,中亞的花剌子模帝國、伊斯瑪儀教派的木剌夷國和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在短時期內發展成為一個地域空前廣大的帝國。

在本編中,作者探討瞭濛古帝國的統治製度。作者指齣,13世紀初期的濛古帝國是一個奴隸製遊牧汗國,成吉思汗創建的韆夫長、怯薛等一係列統治製度,為濛古帝國政治和經濟體係的建立奠定瞭基礎。13世紀中葉,濛古社會在被徵服地生産力的影響下開始從奴隸製嚮封建製過渡,在此過程中,漢化契丹人耶律楚材的改革促使濛古擺脫瞭奴隸製的影響,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封建帝國。

在本編中,作者重點探討瞭濛古帝國在中亞地區的統治。作者指齣,13世紀上半葉,濛古帝國在中亞的統治基本上有分封、監管和直接統治三種方式。成吉思汗徵服中亞以後,將中亞草原地區分封給他的兒子們,形成瞭濛古宗王們直接統治的兀魯思,他們與兀魯思境內的牧民結成瞭隸屬關係,並以武力維持著對被徵服地區的統治;濛古人在中亞的監管地區主要是濛古西徵之前歸順大濛古國的地區,如高昌迴鶻國及海押立(今卡帕爾城附近)和阿力麻裏遊牧政權統治下的巴爾喀什湖以南以東地區,濛古帝國保留瞭以上地區的國傢和統治者的王位,派濛古官員達魯花赤監管之;中亞被徵服的農耕和城市是濛古帝國的直接統治區,直接隸屬於濛古帝國,帝國派總督、達魯花赤等官員管理。

在本編中,作者論述瞭濛古帝國統治時期中亞經濟、宗教和文化的情況。作者指齣,濛古帝國的建立消除瞭東西方陸路交通的人為障礙,打通瞭歐亞大陸自古形成的商路,促進瞭東西方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與以往相比,在濛古帝國時期,中亞社會經濟和文化更多地與東方聯係在一起,中亞商人壟斷瞭濛古草原與東、西方的貿易。

濛古人采取分封分治原則是希望通過“分封”和“封地聯閤”的形式,以兄弟之間的和諧保證濛古帝國對廣大地區的統治,在濛古帝國建立之初,這種方式確實起到瞭團結統治集團,鞏固和加強對被徵服地區的統治的作用;然而,分封製是一種實力政治,受封宗王在其封地內組建軍隊,發展勢力,不再聽從中央政權的命令,最終導緻瞭濛古帝國的分裂。

在第二編中,作者論述瞭濛古帝國的分裂。作者指齣,濛古帝國初期,濛古中央靠著帝國大汗個人的能力控製瞭各兀魯思的財政和軍政,維係著濛古帝國的統一。窩闊颱大汗去世以後,濛古帝國齣現瞭分裂的跡象;濛哥大汗時期,欽察汗國實際上已經獨立齣去;濛哥去世以後,拖雷傢族的汗位爭奪戰爭導緻瞭濛古帝國的徹底分裂。13世紀70年代,察閤颱係濛古人在察閤颱兀魯思的基礎上形成瞭察閤颱汗國。

本編論述瞭在中亞實施統治的察閤颱汗國的曆史,以及汗國統治下中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及其與周邊政權的關係。作者指齣,濛古帝國時期,中亞的大多數農耕地區及城市被認為是國傢和最高統治者—汗的財産,帝國中央派代錶管理和收取賦稅,賦稅在黃金傢族成員中分配;察閤颱汗國時期,這些地區已經成為察閤颱傢族的財産,察閤颱汗把這些地區分封給自己的貴族和異密,這些封地被稱為蘇尤爾加爾。蘇尤爾加爾實際上是伊剋塔製度的延續,隻不過在數量上比伊剋塔的範圍廣得多,不僅對農業綠洲,而且對遊牧草原,甚至對封地上的城市也有管理權。察閤颱汗國統治時期,中亞本地的突厥族和塔吉剋族大封建主為瞭保住自己的地位,積極參與到濛古政權之中,他們在汗國擔任民政官員,或以宗教首領、蘇菲教長的身份影響著統治者。

在本編中,作者論述瞭察閤颱濛古人從遊牧到農業定居的改變。作者指齣,從1265年察閤颱汗木八剌沙(Mubarak Shah)發布命令禁止軍隊掠奪農民和破壞農業起,到怯彆在中亞實施改革之時,察閤颱濛古人的遊牧觀念發生瞭改變。怯彆將察閤颱兀魯思劃分成小的行政和納稅區,統一設置萬戶,確定稅率和徵稅方法,由汗委派的代錶進行管理。經過幾代察閤颱宗王的努力,特彆是財政大臣馬思忽惕伯召集農民(剌亦牙惕)的具體措施,使流亡的農民返迴傢園,恢復農耕,河中地區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一度呈現齣繁榮景象。

在本編中,作者對濛古人接受伊斯蘭教和突厥文化的過程做瞭論述。13世紀下半葉,中亞濛古人接受並改宗伊斯蘭教,思想意識與突厥族居民趨於一緻。經過一百多年的融閤,到14世紀後期,中亞濛古人,特彆是河中地區的濛古人,基本上已經伊斯蘭化。濛古人的伊斯蘭化促進瞭伊斯蘭教嚮東部挺進,改變瞭伊斯蘭教在中亞東部徘徊的局麵。

在本編中,作者還論述瞭察閤颱濛古人的文化狀況。中亞濛古人逐漸放棄瞭濛古語,開始使用突厥語。14世紀後期,在河中地區,以阿拉伯字母書寫察閤颱文的現象普遍;在中亞東部,察閤颱文與古迴鶻文兩種文字通用。在察閤颱語和察閤颱文的形成過程中,文學的主要內容是將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著作翻譯成察閤颱語。

在第三編中,作者論述瞭帖木兒帝國形成、發展和衰亡的曆史,以及帖木兒帝國時代中亞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狀況。作者指齣,帖木兒經過10年(1360—1370)的戰爭,擊敗瞭東察閤颱汗及河中地區的其他異密,建立瞭自己的政權。此後,帖木兒經過30多年的戰爭,打敗瞭東察閤颱汗國,收復瞭被欽察汗國占有的花剌子模綠洲,徵服瞭呼羅珊,洗劫瞭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北印度等地,建立瞭一個西起幼發拉底河,東至锡爾河和印度德裏,北抵高加索,南臨波斯灣的軍事大帝國。

在本編中,作者論述瞭帖木兒帝國在中亞的統治。作者指齣,帖木兒帝國是非成吉思汗係的濛古貴族在中亞建立的政權,建立者帖木兒為瞭維護成吉思汗係的正統性原則,一直保留著察閤颱係汗王,本人隻取伊斯蘭教突厥君主“素丹”的稱號。淡化察閤颱係的傾嚮直到兀魯伯之後纔在帖木兒宗王中明顯齣現。帖木兒帝國的統治具有以下特徵:其政府是突厥—波斯式的,既有波斯行政的形式,又有突厥政權統治權與行政權閤一的內涵;其法律也具有兩重性,兼有濛古成吉思汗的劄撒和伊斯蘭教的薩裏亞法;帖木兒帝國素丹既是最高政策的製定者,又是最高行政者。素丹之下設置瞭一個由七人組成大臣會議,大臣會議的基本分工是:一人管理軍事,一人管理包括商業貿易、財政、治安在內行政,一人管理客旅和無主的産業,一人管理素丹王室的宮廷事務,其餘三人管理邊境和內地事務; 地區行政劃分為大州、小州,不論大、小州都設置長官三人,一人掌民事,一人掌軍事,一人掌無主産業。作者指齣,帖木兒帝國的行政機構是鬆散的,各部之間的分工不明確,職權範圍也難以確定。此外,帝國政府是受君主意誌操縱的機構,帝國統治者隨意乾涉政府事務,部下必須忠實於君主,而不是忠實於自己的職責。

本編對濛古人最終伊斯蘭化的情況進行瞭論述。14世紀後期,河中地區濛古人伊斯蘭化的過程基本完成。15世紀,中亞宗教界的情況是:第一,濛古統治者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利用伊斯蘭教為其擴張和統治服務;第二,在統治者的庇護下,宗教界勢力增加,宗教組織加強,王權與教權既互相鬥爭又互相利用,維持著在中亞的統治;第三,從15世紀中葉起,以布哈拉為中心的蘇菲派納格什班底教團在王權的支持取代瞭亞薩維教團的地位。

作者在本編中論述瞭帖木兒時期中亞的文化狀況。作者指齣,帖木兒帝國的建立結束瞭察閤颱係濛古人後期統治的混亂局麵,中亞文化得到極大發展,並取得瞭重要的成就:在文學方麵,一批波斯名著被譯成察閤颱語,察閤颱語步入瞭文學語言的成熟階段,産生瞭察閤颱語著作;在史學方麵,齣現瞭《曆史精華》、《帖木兒武功記》、《兩幸福之會閤》等名著;在科學方麵,齣現瞭當時精確度最高的天文錶,即兀魯伯新天文錶;在繪畫藝術方麵,獨立的帖木兒畫派形成,它對中亞繪畫的影響持續到16世紀20年代;在建築方麵,這一時期的中亞建築呈現齣綜閤特徵,既保持瞭突厥建築特色,又融閤瞭波斯、阿拉伯的建築風格和吸收瞭中國瓷磚裝飾技術。

濛古政權和突厥化濛古政權在中亞統治的近三百年(1220—1507)是中亞民族融閤時期。6世紀,從濛古草原西遷的突厥族人來到中亞,經過六百多年的融閤,中亞印歐種的東伊朗語居民中的大多數走上瞭突厥化的道路,這是中亞地區第一次民族大融閤時期。13世紀初,濛古人來到中亞,察閤颱係濛古人在中亞的統治改變瞭他們的遊牧觀念,他們放棄瞭純遊牧生活方式,開始過定居生活。濛古人與突厥族居民雜居、通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陸續被中亞居民同化,成為突厥化濛古人,隨著人種和文化的變化,濛古人的特徵開始喪失。濛古政權時期是中亞第二次民族大融閤時期。經過這一時期的融閤,到16世紀,中亞現代民族烏茲彆剋人、哈薩剋人、吉爾吉斯人開始形成。

本捲的分工:察閤颱、窩闊颱、欽察汗國由貴州師範大學劉剛副教授執筆;其餘部分由貴州師範大學藍琪教授執筆。

藍 琪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亞史 (第四捲) pdf epub mobi 圖書目錄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5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喜欢 中亞史 (第四捲) 電子書 的读者还喜欢


中亞史 (第四捲) pdf epub mobi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藍琪
出品人:
頁數:361
譯者: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8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61589
叢書系列:中亞史

圖書標籤: 曆史  中亞史  中亞  *北京·商務印書館*  (曆史學)  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  社會學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亞史 (第四捲) pdf epub mobi 用戶評價

評分

濛古治下的中亞

評分

一般 主要是這一段國內和國外翻譯的研究已經挺多瞭 基本用不著專門看這個

評分

一般 主要是這一段國內和國外翻譯的研究已經挺多瞭 基本用不著專門看這個

評分

一般 主要是這一段國內和國外翻譯的研究已經挺多瞭 基本用不著專門看這個

評分

濛古治下的中亞

中亞史 (第四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書屋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