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山

黄河青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副教授、教授(1967-1980)。曾至英国剑桥协助李约瑟搜集整理研究有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材料(1972-1973)。参与《明代名人传》的编写工作(1972-1973)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1979)。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美] 黄仁宇
出品人:
页数:4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75854
丛书系列:黄仁宇全集
图书标签:
  • 黄仁宇 
  • 历史 
  • 回忆录 
  • 星空中国情中国史 
  • 郑州心理咨询师 
  • 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 滇缅战场 
  • 未知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追忆其平生经历与学术志业的奋斗过程:早年投笔从戎,壮年在美打工、求学、任教、著书立说;并阐明其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进,检讨中国近代革命和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大历史观”。文字浅显明白,人事交融,前后穿引,既细腻又壮阔,风格独特。读者可藉由这本回忆录,进入黄仁宇先生人格与思想之广大天地,一窥究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情感结构 “当兵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对日抗战后达到巅峰——也许还是数百年来的最高点,”但在1945年末,“已逐渐掉回原先的低点,甚至降得更低。”时年27岁的国民党上尉黄仁宇,供职于第三方面军总部,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从昆明背来上海的一袋法币,因内陆与沿海币值的巨大...  

评分

一,情感结构 “当兵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对日抗战后达到巅峰——也许还是数百年来的最高点,”但在1945年末,“已逐渐掉回原先的低点,甚至降得更低。”时年27岁的国民党上尉黄仁宇,供职于第三方面军总部,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从昆明背来上海的一袋法币,因内陆与沿海币值的巨大...  

评分

一 安娜堡的冬夜悠长沉寂,令人逃不脱回忆。 34岁的黄仁宇初到此时,身份是尴尬的密歇根大学本科新生,每天要与比自己年龄小上一半的美国青年一同学习生活。更为困窘的是,由于缺乏任何资助,黄仁宇必须靠打工才能得以维持生计,他当过收货员、洗碗工、电梯服务生,还调过酒、...  

评分

黄仁宇先生二战时,确切的说是1943年,作为国民党军的一员在印度境内服役,在这段时间,同中美双方的军人都有接触,有很多对史迪威将军的切身观察。那个时候,黄先生写了很多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文字,投给了《大公报》,据他自己说,在当时可是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稿酬。黄先生敏于...  

评分

黄仁宇先生二战时,确切的说是1943年,作为国民党军的一员在印度境内服役,在这段时间,同中美双方的军人都有接触,有很多对史迪威将军的切身观察。那个时候,黄先生写了很多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文字,投给了《大公报》,据他自己说,在当时可是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稿酬。黄先生敏于...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可能都是些藏在这堆迷人细节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的小妖精们吧。

评分

终于在十月最后一天翻完了,有幸成为第一个点评这个版本的…我本来以为整本书会像开头一样,述说的是黄仁宇的独特创见如何不被待见,在被解聘后的悲戚经历——如果让我来写,一定是这样;但其实不是,整本书充满了对故国与历史的牵挂与思考,即使黄仁宇经历悲惨,或无缘回乡,甚至已经“认同自己的美国公民身份”,与洋人结婚生子,他一直关心的,仍然是“中国何以至此”。实在惭愧,想到自己近来越来越多只关注自身利益,早就丢掉进贵系的初心了…

评分

隔离期间看完的,(1)黄仁宇人生之跌宕起伏于此书可见,从最开始的参军到日后在美国成为历史学家,身份虽然转变,可“心系中国”是一贯的,追究中国何以如此,发展出了自己的大历史观。(2)非常真切,也非常耿直,人生到晚年遭遇种种挫折,从学术生涯到日常生计都遭受重创,说狼狈不堪不为过,弥漫在文中的愤懑、懊恼、不解,处处可见。(3)对国共两党、蒋和毛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在大历史观之下,所谓伟人也只是能短时间内改变一点儿推力的方向,更大的问题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4)译本很好,但此版本不标译者,很奇怪。

评分

历史可能都是些藏在这堆迷人细节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的小妖精们吧。

评分

隔离期间看完的,(1)黄仁宇人生之跌宕起伏于此书可见,从最开始的参军到日后在美国成为历史学家,身份虽然转变,可“心系中国”是一贯的,追究中国何以如此,发展出了自己的大历史观。(2)非常真切,也非常耿直,人生到晚年遭遇种种挫折,从学术生涯到日常生计都遭受重创,说狼狈不堪不为过,弥漫在文中的愤懑、懊恼、不解,处处可见。(3)对国共两党、蒋和毛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在大历史观之下,所谓伟人也只是能短时间内改变一点儿推力的方向,更大的问题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4)译本很好,但此版本不标译者,很奇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