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德·魯熱濛(1906-1985),瑞士作傢,文化理論傢。畢業於瑞士紐沙泰爾大學,1930年移居巴黎。齣版有30多部著作。創辦法國文學雜誌《精神》、《新秩序》,以及存在主義神學雜誌《此時此地》。1941年前往美國執教,1946年迴到歐洲。1950年創立日內瓦歐洲文化中心。
張文敬,北京語言大學齣國部法語教研室主任。主要著作有《現代法語句法》,譯著有《流亡的巴黎》《聖米歇爾山》《法語:該說的和不該說的》等。
《愛情與西方世界》是瑞士文化理論傢魯熱濛的一部經典的著作。作者描述瞭愛情在西方的興衰史,探索瞭從特裏斯坦和伊索爾德時代到好萊塢電影的愛情心理學。作者長期緻力於研究西方世界婚姻和情感的不可避免的衝突,把愛情問題與社會和宗教的責任以及中世紀普羅旺斯混亂的、無法遏製的愛結閤起來加以考察,探索瞭宗教和文化,愛神,上帝,虛無主義和美好生活問題等有時隱藏的關係。按照作者的研究,早期詩人談論的是以愛欲神學為中心的話語,正是通過這些異端的聲音,混亂的、無法遏製的愛以及西方文學,纔邁嚮瞭一個新的方嚮。 作者認為,現代西方的激情浪漫之愛的文化根源在於中世紀普羅旺斯的宮廷詩。在西方世界的愛情中,這種詩歌傳統默許與卡特裏派教派、諾斯替教派二元論的衊視婚姻和身體的宗教願景相溝通。 作者結閤曆史的、哲學的、宗教的、文化的維度,追蹤瞭西方浪漫之愛作為一種秘密從文學開端到電影的商業化時代的演進。希望還原最初完整的愛的神話,並從哲學角度對現代婚姻進行闡述。
發表於2025-02-02
愛情與西方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愛情 社會學 文化史 文化研究 思想史 倫理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 曆史
我也同伊索爾德飲瞭魔湯,赴一場愛與死的瘋狂
評分僅從剛看完的第一章分析崔斯坦和伊索爾德的質量而言,可謂一本奇書!太過癮瞭!摘兩段:“二人相愛並不是為瞭相聚,因為隻有分離纔能帶來思念,而思念纔是他們真正所愛的。所以,故事中纔齣現瞭如此多的阻礙,所以二人間纔産生瞭分手的默契,所以在故事的高潮二人雙雙死去,因為死亡正是分離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崔斯坦和伊索德傳說裏隱藏的秘密,他們既相愛又相互傷害,因對幸福感到不安而遠離幸福,因其悲慘的結局而受到歌頌——這就是不幸的相愛。”“我們的文學是靠‘婚姻危機’生存的,缺少瞭齣軌這一題材,它會變成什麼樣呢?”
評分於現實中求偶無用及無法切身體悟愛情真諦的文化研究專著。僅僅圍繞《崔斯坦與伊索德》傳奇進行文本解讀是不足以一窺西方世界全貌的,細究起來,這段愛情悲劇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之處甚多,但崔斯坦傳奇就像一個幽靈,在後數百年時間裏忽隱忽現,將但丁、彼特拉剋、杜爾菲、高乃依、拉辛、盧梭、司湯達等文豪聚集在一處,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硃麗葉》無疑是最成功的後繼者。“天國之愛”與“世俗之愛”本不該混同,然而中世紀以降的一些文人騷客都很輕易地將兩者模糊化,分分閤閤,緣聚緣散,仿佛是愛情的模樣。激情之愛是一種死亡嚮往,白晝與黑夜的纏鬥,到底哪方有壓倒性因人而異。與崔斯坦截然相反的形象是唐璜,一個弱水三韆,一個隻取一瓢,情與欲原是一體兩麵。奉為“愛情聖經”不免過分抬高,畢竟存在不少簡繁失重的地方,論全麵性還找不到另一本。
評分僅從剛看完的第一章分析崔斯坦和伊索爾德的質量而言,可謂一本奇書!太過癮瞭!摘兩段:“二人相愛並不是為瞭相聚,因為隻有分離纔能帶來思念,而思念纔是他們真正所愛的。所以,故事中纔齣現瞭如此多的阻礙,所以二人間纔産生瞭分手的默契,所以在故事的高潮二人雙雙死去,因為死亡正是分離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崔斯坦和伊索德傳說裏隱藏的秘密,他們既相愛又相互傷害,因對幸福感到不安而遠離幸福,因其悲慘的結局而受到歌頌——這就是不幸的相愛。”“我們的文學是靠‘婚姻危機’生存的,缺少瞭齣軌這一題材,它會變成什麼樣呢?”
評分僅從剛看完的第一章分析崔斯坦和伊索爾德的質量而言,可謂一本奇書!太過癮瞭!摘兩段:“二人相愛並不是為瞭相聚,因為隻有分離纔能帶來思念,而思念纔是他們真正所愛的。所以,故事中纔齣現瞭如此多的阻礙,所以二人間纔産生瞭分手的默契,所以在故事的高潮二人雙雙死去,因為死亡正是分離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崔斯坦和伊索德傳說裏隱藏的秘密,他們既相愛又相互傷害,因對幸福感到不安而遠離幸福,因其悲慘的結局而受到歌頌——這就是不幸的相愛。”“我們的文學是靠‘婚姻危機’生存的,缺少瞭齣軌這一題材,它會變成什麼樣呢?”
愛情與西方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