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卷)。
发表于2025-02-02
科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刚刚到日本来留学的时候,我就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想一探日本大学的文献家底。在“国别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类的书架上,我确实见到了非常丰硕的馆藏,既有长年积累下来的统计资料,也不乏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顾明远、潘懋元等国内学术大家的著述也搜罗得大体完备。但我竟然...
评分刚刚到日本来留学的时候,我就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想一探日本大学的文献家底。在“国别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类的书架上,我确实见到了非常丰硕的馆藏,既有长年积累下来的统计资料,也不乏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顾明远、潘懋元等国内学术大家的著述也搜罗得大体完备。但我竟然...
评分在《科举》里感受到日本学者的举重若轻,笔触平和而细致。一方面科举制度是相对开放和公平的,另一方面科举制的外壳下涌动着天赋、贫富、运气等诸多的差异性。宫崎市定把“金榜题名”更多的归结于运气,诚然能耐得住三天两夜的地狱级考场,还得提防魑魅魍魉的干扰的情况下,能...
评分在《科举》里感受到日本学者的举重若轻,笔触平和而细致。一方面科举制度是相对开放和公平的,另一方面科举制的外壳下涌动着天赋、贫富、运气等诸多的差异性。宫崎市定把“金榜题名”更多的归结于运气,诚然能耐得住三天两夜的地狱级考场,还得提防魑魅魍魉的干扰的情况下,能...
评分图书标签: 历史 宫崎市定 海外中国研究 科举 日本汉学 日本 汉学 中国史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宫崎是我最想成为的那类学人吧,学他怎么把问题讲得温和、澄明、持中、不逼迫人。读《科举》,越是荒唐可笑处,就越发心酸。原本是为了抗衡贵族体制开创的选拔体系,到了晚清已经沉疴遍地,尾大不掉了。宫崎也正是主要参照清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书写,几乎有种跟随他一步步参加县试、府试、院式最后殿试的升级打怪之感——为了参加考试,得在贡院的“单人牢房”里关三天,自备被褥和食物,甚至一边开火做饭、一边答题,场面感人。贡院的空间设置非常类似于福柯的全景敞视监狱,监考者能在多个瞭望塔上对考生进行全景式监控;看到年老的考生虚报年龄、抱着试卷不放的文献,也倍觉心酸。看的时候还开了一个脑洞:如果这些材料是孔飞力来写会怎样,因为宫崎明显提及科举考试中道德评判、神秘主义、道教影响的范畴,但并未具体分析。读书会备选。
评分宫崎君,你的良心大大的坏。虽是讲古代科举,实是对现在教育的反思
评分南京江寧有條隧道,沿著它一路走,覺得我就是一個只吟詩詞不做政治的亡國君。
评分我理想中的思路:1.官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2.如何最准确地判断候选人的素质并从中选拔出最优者—3.实际使用的选拔方法的运作方式—4.该选拔方式的准确性,本书集中于描述第三点,论述很细致详尽,但并未举出一份正式考卷以作剖析,给人买椟还珠之感;对科举得失也作了论述,但未有过人之见。
评分关于科举的制度说明,以清末为例。主要视角为一个读书人所需要经历的历次考试为线索,说明每次考试的相关情况。
科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