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市定(1901—1995),日本曆史學傢、漢學傢,京都學派史學第二代代錶人物和集大成者。曾榮獲日本學士院奬和法蘭西學院頒發的儒蓮奬。宮崎市定對中國史的很多領域,包括社會結構、政治體製、經濟形態、權力關係、政府組織等方麵均有獨到研究。他一生著作頗豐,代錶作有《中國史》《科舉》《九品官人法研究》《亞洲史概說》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結集為《宮崎市定全集》(共25捲)。
該書對中國的科舉製度的起源和作用做瞭考察,詳細介紹瞭科考中的縣試、院試、歲試和科試、鄉試、會試、殿試、武舉科和製科等各級考試。最後,作者從科舉製的理想與現實、落榜者的痛苦與反抗、科舉製的終結、科舉製的功績等方麵,對科舉考試製度進行瞭全麵的評價。
說到考試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曆過的噩夢,很多人參加工作多年都還會夢到迴到考場,可見高考對我們影響之深。 考試製度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製,而科舉製對中國曆史的發展又産生過重大影響。 科舉的誕生:對抗貴族政治的武器 日本京都學派代...
評分在《科舉》裏感受到日本學者的舉重若輕,筆觸平和而細緻。一方麵科舉製度是相對開放和公平的,另一方麵科舉製的外殼下湧動著天賦、貧富、運氣等諸多的差異性。宮崎市定把“金榜題名”更多的歸結於運氣,誠然能耐得住三天兩夜的地獄級考場,還得提防魑魅魍魎的乾擾的情況下,能...
評分剛剛到日本來留學的時候,我就鑽進瞭學校的圖書館,想一探日本大學的文獻傢底。在“國彆教育研究·中國教育”類的書架上,我確實見到瞭非常豐碩的館藏,既有長年積纍下來的統計資料,也不乏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顧明遠、潘懋元等國內學術大傢的著述也搜羅得大體完備。但我竟然...
評分從1905年被奏議廢止算起,科舉製度告彆中國,已經有百餘年時間。然而這項推行時間長達1300多年的文官選拔製度,直至今日,仍然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生活。從社會上下對於高考和公務員考試的推崇和重視,到“狀元”“金榜題名”“落第”等流行詞匯的廣泛運用,就足...
梳理事實的層麵平正清晰,可以當知識手冊查閱。
评分【2019–第四本】正如作者所說,這本書“將中國科舉製度的實態在盡可能不夾雜主觀判斷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地敘述齣來。” 書的“後記”也很有意思,作者分析瞭日本的考試現狀,原來日本也是“入學睏難,畢業容易”,考上大學後也很好混。還有,書裏多次提到科舉考生遇到鬼的事情,我想說的是,這種苦逼到極點的考試見不到鬼纔新鮮呢。
评分非常薄的書,非常好的研究。宮崎市定並不那麼熱愛中國,但是保持中立之餘,能體察入微。 這些年我對於科舉瞭解不少,態度已經比較負麵瞭,但是這本書,還是提供瞭非常多信息量,令人深思。 比如,古代金榜題名,總是以天子門生自居,其實這背後,錶麵看是重視,其實是防止主考官與這些新進士結成密切關係。本質,是天子權力日益增加,侵蝕官員作為主考官的地位。 我有點懷疑,對科舉的諸多儀式感推崇,看起來是尊重知識,其實本質是給予舊有核心官僚以壓力,培養新的競爭者。贏傢,確實隻有天子一人,然而,當沒有人足以分擔他的壓力時候,其結果又如何? 對比一些國內曆史纔俊的研究,差距蠻明顯的。啓真館的很多書,其實很不錯。
评分關於科舉的製度說明,以清末為例。主要視角為一個讀書人所需要經曆的曆次考試為綫索,說明每次考試的相關情況。
评分南京江寧有條隧道,沿著它一路走,覺得我就是一個隻吟詩詞不做政治的亡國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