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于纲,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凉灯苗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80后艺术家中的翘楚。其绘画和文字作品,从社会学和艺术学切入,以“现实主义”态度述说当下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变迁。
画家黄于纲寄居凉灯15年,在用画笔描绘这座村庄的动人风物与岁月更迭之际,也用文字记录了凉灯这一湘西苗寨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叙述了数十个家庭的生活与变迁,聚焦式地呈现了一个特殊家庭的人和事,探讨了他们的生死、欲求、爱与前途。作者视角独特的观察、细致纤柔的笔触,使得那些平凡的人、朴拙的事以及常规的人生变得丰富动人、诗情画意起来。本书不仅是一个画家对“边城”风情人物的深情记叙,更是一部有着恢弘社会学意义的村落及族群心灵史。
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想要更多的物品,我们想要更多的钱,我们想要更优质的生活,我们还想要等等。仿佛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永远走不完的路,我们的欲望是不断变化、不断扩大的无休无止的怪物。 身边读书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家在一起,谈论的也都是自己家的孩子怎么样...
评分作者:徐学勤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凉灯,一个带着悠远与苍茫气息的名字,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它是湘西苗族地区一个穷困原始的村寨,虽距旅游名城凤凰不过三十二公里,但陡峭的山路和荒芜的原野几乎让其与世隔绝。很少有人问道于此,它保持着原有的贫瘠与安宁。 ...
评分 评分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想要更多的物品,我们想要更多的钱,我们想要更优质的生活,我们还想要等等。仿佛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永远走不完的路,我们的欲望是不断变化、不断扩大的无休无止的怪物。 身边读书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家在一起,谈论的也都是自己家的孩子怎么样...
这序写得真好,作者本人的文字倒是记录本身大于文学意义
评分黑暗的深处看见光,没有经历的人不能成为艺术家
评分很喜欢。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黄于纲把自己扎进凉灯,用语言把它表现在纸上。凉灯的生活是苦的。但是他用自己的笔触给凉灯加上了一分诗意的色彩。 即便如此,凉灯和凉灯人生活的艰苦又是真实的显露着。作者冷静的写下凉灯的点滴,从这一角度,这是难得的写实作品。 苦痛与诗意交杂。时而沉浸在凉灯优美的风景,时而又为凉灯那些艰难生存的人事而悲叹。 一开始看到日记,总觉得不适应,看着觉得怪怪的。但是看多了发现,这种片段式的文字也有它自己的味道与特色。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剪影。一幅画固然美丽,但是一个个剪影组合起来也是一个独特的作品。 喜欢。
评分一定要静下心来读,文笔很棒,有着悲悯心。作为画家用文字讲述了看似遥远又真实存在的人们。他们不是电影里,新闻里和纪录片里存在的群体,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悲苦哀乐的人!
评分黄于纲寄居凉灯15年的研究创作,值得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