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品钦(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全名托马斯·鲁格斯·品钦。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1937年5月8日,托马斯·品钦出生于美国长岛,曾于美国海军服役两年,1957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后在波音公司担任技术作家。1960年起开始着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V.》,其作品主要包括长篇小说《V.》(1963年)、《拍卖第四十九批》(1966年)、《万有引力之虹》(1973年)、《葡萄园》(1990年)、《梅森和迪克逊》(1997年)、《抵抗白昼》(2006年)、《性本恶》(2009年)、《尖峰时代》(2013年)及短篇小说集《慢慢学》(1984年),曾获得福克纳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万有引力之虹》不仅是一本有如神助完成的大百科全书。它对这个世界深刻的预言性和未来感,让它的分量和价值历久弥新。数十年来,它已发酵成为文学界的第一奇书,不断撩拨着阅读的挑战者,激发着炫酷、前卫的灵感,也一直在等待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去挑战它。
《万有引力之虹》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内容包括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性爱等等。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谬理论。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能消耗光之后也都会冷寂,趋向死亡。“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
不知道续借了多少回了,还是那十来页。每次借五本,其他四本落花流水,唯这本牢牢的吸附在客厅的沙发上,甚至都没有勇气把它请上床头柜。 真正有引力的是情节。我是世上最俗的小说阅读者的一分子。对我而言,第一吸引力是情节,其次是人物的塑造,第三可能有点怪异,那就是那...
评分需要的不是毅力 需要的是极其敏锐的心,这样才能被带入“他”的世界。 迟钝的人怎么都读不明白。 再说,重要的根本不是它说了什么,而是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评分 评分书名就预示着这是部晦涩而又有着魔幻色彩的作品。依托欧洲战争背景,品钦展现出来的是极具个性的神秘浮世绘。彷如一个看到生命终点或所谓最终审判真相的智者,满怀着失意与眷恋,嗑了过量迷幻药来麻痹清醒的喃喃低语。有对生命原初繁殖冲动的发泄,又有不得不回到地面、被囿于...
这不是“全译版”,这是“删减版”。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评分据说为了翻译这部书,译者之一张文宇赔上了三年时间、博士学位和评职称的机会。
评分晦涩难懂
评分……等太久了……终于拥有了
评分超好看的一本当代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