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中共中央大手笔——胡乔木》《钱学森》《历史在这里沉思》《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的绝笔》等优秀纪实作品。
本书是陈云的个人传记。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
书中通过珍贵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形象的纪实文学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陈云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还原真实的历史瞬间,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展现了他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志趣等多个侧面。
如何评价一个人,是个很难的事情,尤其对于政治人物来说。 但是,如果放在大历史的环境中去评价他做过的某些事情,却是可以的。前提是,我们需要了解他的一生,还有他行事的历史时代背景。 这部书,也许不会告诉我们关于陈云的评价,却可以让我们细致的去回味一段历史。
评分低调的调整大师 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如果不去查阅历史,我们很难厘清陈云同志一生的伟大功绩(不论是战争年代,或者是和平时期),仅仅把他定位为一位有一定成绩的国家领导人,对于这位影响了现代中国进程的国家领导人是不公平的;如果不看这本《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
评分如何评价一个人,是个很难的事情,尤其对于政治人物来说。 但是,如果放在大历史的环境中去评价他做过的某些事情,却是可以的。前提是,我们需要了解他的一生,还有他行事的历史时代背景。 这部书,也许不会告诉我们关于陈云的评价,却可以让我们细致的去回味一段历史。
评分他是中共的“红色掌柜”,他的一生同党和国家的历史息息相关,他每每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发挥重要作用。他不居功,不自恃,淡泊名利,低调得近乎神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是他一生经验的高度概括。
评分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了解到陈云早期从事过出版行业(在商务印书馆当过学徒工),跟我从事的行业相同。想看看一个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如何步入高层领导人行列的历程,励志一下。 看后收获颇多。这样一个行为正派、坚持原则的人,在延安时期因为不给江青走后门,跟江青和...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的一生,谨慎,清醒,知进退,略保守,他的性格使他从始至终都能在风浪中明哲保身,同时将中国几次经济后退的残局重拾起来。但对于一本传记而言,它能传达给世人的,还是片面之词。
评分勤奋学习,大量读书,笔耕不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谦逊低调,稳健踏实。
评分2019年1月19日读,2019-12。
评分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历史人物就是历史发展的催化剂,加速或阻碍着历史的进展,而陈云同志的作用无疑是在推动着中国时代进程前进。 时代的齿轮在飞快前进,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还用有限的时间回顾过去的事情?个人的观点:(1)人生旅程是条单向道,只能前进没有退路,谁都只能走一遍,谁也没有先天的经验,而历史人物好比远方的灯,一盏可以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2)对于而立之年的人来说,读传记已不能简单地说是树立人生榜样了,但翻开书,看看他们的30岁,再看看自己的而立之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3)最后想说的是,对于能上网、能看到我的感慨的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但基本上都是伟大时代的获利者。没能赶上你的时代,但是我们没有忘记你,我们在用另一种方式缅怀你、记住你!
评分言简意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