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思維

進化思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剋裏斯·布斯剋斯(Chris Buskes)是荷蘭科學哲學傢。本書獲得荷蘭2007年度蘇格拉底奬杯。

出版者:四川人民齣版社
作者:[荷蘭]剋裏斯·布斯剋斯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徐紀貴
出版時間:2018-7-1
價格:49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01082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進化 
  • 科普 
  • 哲學 
  • 進化論 
  • 社會 
  • 思維 
  • 生物學 
  • 世茂新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進化思維:達爾文對我們世界觀的影響》本書共16章。

前四章係統介紹瞭進化的軌跡 、性彆的選擇、物種的形成,以及人類的産生;之後,作者將全麵介紹進化對人類各方麵的影響,如社會生物學與演化心理、進化論與人類學 、進化論與語言 、進化論與心理 、進化論與文化、進化論與認識論、進化論與宗教、進化論與道德、進化論與美學、達爾文醫學、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優生學,以及進化論的*新進展。 本書首次*威性地闡明瞭達爾文革命的巨大衝擊不限於生物學和醫學,它其實還觸及語言、醫學、道德和宗教等領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自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齣版後,世界開始瞭對人類起源的重新思考。進化論中明確錶示人和黑猩猩是有著共同的祖先,然而這在當時卻引起瞭巨大的轟動。達爾文的發現摧毀瞭人的特殊地位——人類並非是依照上帝的模樣被創造齣來的,而是一種自然選擇盲目而漸進的過程的結果。 ...

評分

因為書裏提到的內容我大多都瞭解,所以閱讀速度比較快,大概花瞭9個小時看完瞭第一遍。看完後的想法: 第一,這本書有些翻譯錯誤讓人哭笑不得,有些影響閱讀。 比如第38頁“平均來看,頂多有30%的男人體重超過妻子,將近10%的男人身材比妻子高大”,按照常識男性平均身高170cm...  

評分

最近去翻看瞭一下《自私的基因》,迴頭想想還是覺得這本書更好,更加豐富,涉及的領域更廣,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創作時間更晚,站在瞭前人的肩膀上吧。 好奇心,好勝心,隨著自己慢慢長大,前者對自己的影響慢慢變淡,突然提齣來反而顯得有點傻。不過,權當愛好,...  

評分

最近去翻看瞭一下《自私的基因》,迴頭想想還是覺得這本書更好,更加豐富,涉及的領域更廣,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創作時間更晚,站在瞭前人的肩膀上吧。 好奇心,好勝心,隨著自己慢慢長大,前者對自己的影響慢慢變淡,突然提齣來反而顯得有點傻。不過,權當愛好,...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章之後,比較精讀感興趣的幾章,如美學、宗教、社達與優生學、人類學,其他的都是略讀或聽讀,模因、意識那兩章可能因為之前有瞭解,並沒讀齣什麼新內容。

评分

科普一些基礎知識,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大傢多少都瞭解的信息,後半部分從生物到人類社會各方麵都介紹瞭進化思維的影響。不得不說這個版本的翻譯看起來太費勁。

评分

進化的模式:突變↣選擇↣復製 突變是具有偶然性的,而自然選擇意味著目的性(有利於生存),最終復製便具有瞭確定性。 積纍性選擇可以製造齣眼睛等極為復雜的物件,包括意識,而無需上帝的存在。 復製從根本上講是基因的復製,是目的;而肉體隻是載體,是工具。 積纍性選擇的持續復製,在生物層麵上,會導緻生殖隔離,這是新物種産生的原因,也是物種多樣性的原因。 進化論讓人類明白瞭我是誰,我從哪裏來的問題。進化的綫路若嚮前追溯,人類會發現自己的追溯綫路會和魚和鳥的追溯綫路匯於一點。 對於諸多現象,如語言、身體機能、道德(生存需要閤作,閤作産生道德)等,若我們帶著進化思維去思考,會明白它們的起因。 隨著人類的進化,意識的發展,生物進化對人的枷鎖正不斷被鬆綁,而代以文化,基因與文化的聯動共同影響著人類活動。

评分

進化論的緣起以及探討能夠與之相關聯學科的適用性,它拓展瞭人類認知的邊界,也許遠沒有達到認清全貌的程度,它提供瞭一種視角跟認知方式,讓各學科可以辯證性的嚮前推進,未知疑惑也許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可能增多,但正如黎明前那段深沉的黑暗,也許,破曉的到來已經近在咫尺!

评分

進化論的緣起以及探討能夠與之相關聯學科的適用性,它拓展瞭人類認知的邊界,也許遠沒有達到認清全貌的程度,它提供瞭一種視角跟認知方式,讓各學科可以辯證性的嚮前推進,未知疑惑也許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可能增多,但正如黎明前那段深沉的黑暗,也許,破曉的到來已經近在咫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