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美国著名作家。《小城畸人》是其代表作。
这部作品由二十五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小说组成,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贯穿全书。作品塑造了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城里的一系列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如单纯的牧师、虚度芳华的女店员、抑郁的旅馆老板琅、神秘的医生、丑陋的电报员、三十岁的未婚女教师等。作者简洁、别致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品性、本能、欲望、对于人生的企求和观感,以及在人生中摸索的历程,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是对人物灵魂的探究。作为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里的美国作家之一,安德森在本书中成功地将现实主义和意识流这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也正是凭借这部作品奠定了其“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的地位。
在无聊乏味的小城中,日复一日的生活乍看平凡无奇,然而畸人隐身其中,每个人都抓住一个真理。真理成千上万,而且统统是美丽的。於是畸人逐一登场了。年轻的记者乔治·威拉德行将离乡前往大都市寻求灿烂人生的前夕,众多的魅影幽灵如轮舞曲般出现,单纯的牧师、芳华虚度的女店员、抑郁的旅馆老板娘、神秘的医生、丑陋的电报员、未婚女教师、遭人误解以致被驱逐出境的男教师、开荒创业而又虔信上帝的地主……小城温士堡形形色色的畸人,各自述说著不同的奇异人生,既像一首诗,又像一场梦。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1876年9月13日出生在中西部俄亥俄州克莱德镇的一个贫寒家庭。为了帮助家里,安德森从小就干过各种各样的活,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短暂的参军后,他开始下海经商。在过着生意兴隆的商人生活的同时,他也在悄悄地写小说。由于被生意中、个人生活中和艺术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困扰,在1912年的一天,他突然离家出走,决心用自己的笔过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到了芝加哥后,他加入了芝加哥的文人圈子。1916年,安德森发表了带有浓重自传体风格的小说《饶舌的麦克佛逊的儿子》(Windy McPherson's Son),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1919年《俄亥俄州的温斯堡》(Winesburg,Ohio)的发表使安德森获得极大的成功,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安德森其它的主要著作还有:1917年的《前进的人们》(Marching Men);1920年的《穷白人》(Poor White);1921年的短篇小说集《鸡蛋的胜利及其它》(The Triumph of the Egg and Other Stories);1923年的《多种婚姻》(Many Marriages)和短篇集《马与人》(Horses and Men);1925年《深色的笑声》(Dark Laughter);1933年他发表了他的最后一本重要短篇集《林中之死及其它》(Death in the Woods and Other Stories)。他的短篇小说颇受重视,对后来的一些现代派作家有一定的影响。他还是文学现代文体风格的开创者之一。
看了一半时实在看不下去了,安德森描述的确实是些神经质的人,至少初读下来我是这样想的。后来看了一些书评,对它的评价都很好,影响了很多名人,不管怎样,我是同意“生命的历史只是片断的历史。只有在极少数的片断里,我们才真正地活着。”这句话,畸人是一群在绝望中默默...
评分 评分一 关于舍伍德·安德森,最有名的可能是他的死。海明威通过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安德森却因为一根牙签而命丧黄泉。1941年,64岁的舍伍德·安德森在一次宴会上误吞下一根牙签,几天之后,他感到腹部不适,经医生诊断为腹膜炎,不久离世。 安德森的死亡,似乎让他的...
评分世上本没有真理,只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人们拿许多还不成熟的想法拼啊凑啊,造出了真理。然后真理越来越多,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所有的真理都很迷人。 翻译是份很亲密的差事。 逐字逐句地耕过去,仿佛用脸贴着原文,一寸一寸地去嗅字里行间的气味。有时角色难以捉摸,有时力...
评分你读过舍伍德·安德森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舍伍德•安德森这个名字几乎完全陌生,只知道这本书还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小城畸人》,相比这一更明确的译名,《俄亥俄,温斯堡》虽然表意模糊,但念起来,却更有味道,有诗的韵律感,而这种诗意和韵律感几乎贯穿...
每个人出现时抓住一个真理,有些十分强壮的人竟抓住一打真理。使人变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
评分3.5,尽管如此,它们不是真实的,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像是十八岁的乔治一直在写的小说,它们出自于一个年轻的灵魂,因而长久地吸引年轻人,就像一个为了告别的秘密仪式,火焰围绕着一颗颗小小的水晶,合拢的双手,葡萄酒,诗人也即是祈祷者,相信只有写下,才能长大,才能无悔于自己的生命,但他被拒绝了,同时也得到了自己的福分,大概没有更好的安排。
评分不太喜欢
评分在我心中,唤起了透视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
评分安德森缀辑小城生活的断片,拼贴出一部社会视角下的县志。在工业文明的前夜,一面祭奠正在消逝的灵光,一面孶生了新的隐微的追求。这枚该隐式的印记是小城畸人的集体勋章。我倦烦了德里罗的现代都会,可屠格涅夫的乡林风日既已失神,俄亥俄的幻景也在本质的苍白中坼裂了。你往何处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