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部創作主任、節目部副經理、音樂工廠創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台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台創作顧問、商業電台顧問。同時寫歌詞,寫稿。近來自修快樂學,學快樂。
這本書沒有列出一千種快樂的方法,一萬個快活逍遙遊好去處。還沒放下心裡的包袱,逍遙得到哪裡去?沒提供心靈的雞湯,湯只能補身,我不自兩量力試圖扮神農嚐草開藥,所以選擇殘忍地嘗試把這包袱打開,理解痛苦的來源,才能為心把關,只有心無挂礙,才能讓煩惱與痛苦貶值到視而不見,才能找回快樂的生母:安樂自在。
再說白點,舉例,關於愛情,因安樂而快樂,就是做到「不錯過任何挑逗,也不為任何人等候」,「不給我的我不要 ,不是我的我不愛」。
書名叫《原來你非不快樂》,副題該是「得你一人未發覺」。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決定,一如空氣存在,用力呼吸才會發覺,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執著於快樂,便不快樂。
書分為八章,最後一章講死亡,因為作者深信未知死焉知生,正如未知苦焉知樂。對終極結局忌諱,沒有想過探索之後的出路,之前的快樂都是一場快活的幻覺罷了。
快樂不可能從外境追求, 因為現實挫敗難免,只能往自己內在的心修練,才能無敵無懼於外在遭遇。不用找,不要追。
到上海之后,具体来说是三年前,我才发现世上有这么多人不快乐。发现别人的不快乐,是因为懂得了自己的悲伤。 比起上海,香港更是浮生若梦之境,娱乐圈的起伏无常亦更似境花水月。林夕有一个比喻,说是像鱼缸倒映的世界。我也很喜欢鱼,看它小口张翕,生命在呼吸间。当下的快乐...
评分亲眼见到林夕本人之前,有两样东西是我不能忘怀的。 一个是《林夕字传2》里他写的开篇,另起一段做结尾,写着“我很快乐”,一见便觉身边气流发生变化(不知这算不算感触的最高境界),这四个字,比他和林若宁通篇的批注和灵犀更让我感动。 第二个是在小组里看到说TVB讲金融...
评分逛第一頁書局時看到書的書名便被吸引著了。一來自己是楊千嬅fans,二來很喜歡《再見二丁目》這首歌。 80後的我們都可以說是喝林夕的奶水長大的。 書名叫《原來你非不快樂》,副題是「得你一人未發覺」。書的得名由來是因為林夕認為他寫過以最悲的歌詞就是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
评分也无风雨也无晴,林夕说,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我自然还没到他那个境界,不便把自己没有完全弄清意思的字句硬搬来做口头禅。所以我买来这本书,除了直奔林夕这个名字外,也是想借此了解一下快乐学,了解一下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静大法。 ...
老生常谈,有点矛盾,复杂的大道理反而没有简明的歌词打动人心
评分08年的林夕好像格外入世,把写情感峥嵘的歌词的精力放到絮絮叨叨谈“快乐”,哲学无非是“看淡一点”,再加上些浅显的佛理。看了果然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失望,09年就找好的电子书,满是错别字,总算是坚持着看完了。
评分还是不喜欢满口大道理的林夕
评分总是在发觉睡床长期只用得上一边的时候,才体会到有爱人的好处
评分看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