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香港作傢、文化評論人,曾任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係、新聞及傳播學院兼職講師、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客席講師等。著有小說集《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城市論集《城市學2》、《城市學》(牛棚書奬2006候選書)、文集《愛琉璃》、《你看我看你》;主編《銀河映像,難以想像》、《王傢衛的映畫世界》、《i城誌》等。
曾獲青年文學奬冠軍、中文文學創作奬季軍、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小說組推薦奬等;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一年期“利希慎基金奬助金”,赴紐約遊學並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0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齣青年藝術奬(文學藝術)”。
文章發錶於大陸和港颱媒體,曾擔任多個文學及電影比賽評審,包括青年文學奬、全港微型小說創作大賽、香港電影金像奬、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奬”(Fipresci Award)、華語電影傳媒大奬等。
作者以文化浪遊者的視角,漫遊香港,投入而又疏離地看著這座城市,把晃動的城市影像一一記錄、沉澱,穿梭於理論與事實之間。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本雅明的浪遊理論說起,構築城市理論起點;第二部分“文化權力篇”以輕鬆的筆調分析瞭性與隱喻、集體記憶等微觀政治問題;“流行主義篇”解構年輕人文化、消費主義、流行符號,活潑生動,引人入勝。
發表於2025-03-29
城市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本漸入佳境的書。 後半部分明顯很意思。 原來蘇絲黃是這麼個來曆。 多次齣現“自由行”,其意已錶。囧
評分為什麼要讀城?因為生長之所在,長於斯,活於其中。善變的城市,需要我們經常速讀、細讀或者深讀。 《城市文化地理》這門課程在大學時曾經選修過,個人是學經濟的,但對城市文化還是頗感興趣。 看完這本書對潘國靈的細心觀察所徵服,或許是去過幾次香港...
評分這是本漸入佳境的書。 後半部分明顯很意思。 原來蘇絲黃是這麼個來曆。 多次齣現“自由行”,其意已錶。囧
評分一直對城市有種莫名的情節,覺得他們是有生命的。無論是街市裏陰暗的角落,還是堂皇的大道,它們以它們的存在靜靜的訴說。無論年歲長短,一切皆有發言權,就隻看你能不能領悟到那種靈性。 曾經生活過兩個古城,皆是富含內涵的,但現在卻超然於城市之外,自以為哪個城...
評分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略有點驚訝,副標題是“香港文化筆記”,主標題卻是“城市學”,粗心的人看到這個標題,多半會以為這是一本研究城市的理論著作,但“文化筆記”四個字泄漏瞭天機,這是一本關於香港的“文化筆記”。 促使我從書架上抽齣這本書的原因,正是在這裏。...
圖書標籤: 香港 文化 城市 隨筆 潘國靈 社會學 香港文學 文化研究
呃。
評分作者真是個裝b大神(此處略為褒義) 從香港土話到拉丁文無所不曉 而且像韓少一樣動不動就引經據典 然而能因pencil聯想到penis。。這個真是雷死我瞭
評分“這陰濕,鬱熱,異邦人的小城”——《第二爐香》 張愛玲
評分後麵幾篇幾乎都看不下去瞭。
評分不覺得多元化的城市其實走入瞭一元化的空間?韆篇一律的鋼筋水泥,強奸耳朵的各式廣告,被大銀幕占據的牆麵,為車輛讓路的行人,怎麼看都是無奈又活該。反正我不希望我的城市是附庸權力嗬護權貴的城市,香港在這些方麵起碼比內地做得要好。
城市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