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 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在论其生平与学术的文字中,尤详备者当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载于《中国文化》第六期;后者载于《时报周刊》三0九、三一0号,又分别收入作者在台北和上海出版的论文集《犹记风吹水上鳞》和《钱穆与中国文化》,读者可以参看。
发表于2025-04-02
國史探微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杨联陞视野极为开阔,不到三百页的一本书涵盖了十四个议题,说是国史探微,其实选题都是大而泛的,更偏向宏观的论述,对研究者可能有视角的启发,但和如今治史越来越“显微镜观察切片式”的趋势有背道而驰的意思,而且有时也太过漫谈,这也许和杨先生当时著述面对的读者有很大...
评分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有些东西真的太专业了。读的不知很仔细,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得到了一个想法,通过一个小视角进入一个大世界。
评分历史的通俗演义与时俱进,持续受到热捧。相比之下,埋首故纸专事学问而治史者反而是少数。读史,不排斥它被重新赋予的现实意义,用这个时代的语言重新阐释也是一种讨巧的方式。不同背景的学者将他们的作品打上时代的印记。 作为“海外汉学界第一人”,杨联陞先生治史的着眼点...
评分杨联陞视野极为开阔,不到三百页的一本书涵盖了十四个议题,说是国史探微,其实选题都是大而泛的,更偏向宏观的论述,对研究者可能有视角的启发,但和如今治史越来越“显微镜观察切片式”的趋势有背道而驰的意思,而且有时也太过漫谈,这也许和杨先生当时著述面对的读者有很大...
评分中国人治中国史,自然是“国史”,“探微”则可释为“力求深入,探索精微”。此为杨联陞的《国史探微》书名的由来。全书原为作者十四篇论文的合集,论文的主题涵盖制度史研究,中国的世界秩序,明代地方行政、二十四史名称考等。文字深入浅出,可读又兼具趣味性。 《从历史看...
图书标签: 杨联陞 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史 随便翻翻 老先生 海外中国研究 专业相关
国史探微,ISBN:9789570816822,作者:杨联陞著
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视野贯通,问题有趣,但更多还是像札记,可供后学深挖。《作息时间》一文显然有受西方关于资本主义与现代时间观念的影响和刺激。《二十四史名称试解》对“史”“汉”的命名传统的讨论有意思。大体来说,取法《史记》的书以“史”字收尾,以通史为范。以《汉书》为典范的史书以“书”字结尾,以一个朝代为断限。可备一说。
评分成文较早,参考的西文、日文资料甚多。惜乎域外汉学家多疏于训诂之学。
评分成文较早,参考的西文、日文资料甚多。惜乎域外汉学家多疏于训诂之学。
國史探微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