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阔如(1903—1971),原名毕连寿,笔名云游客。1927年进入评书界。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伯力威广播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演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美誉。后又在其他电台播讲《水浒》《东汉》《隋唐》《明英烈》等书。诸书皆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注重细节及穿插于书情中的评点论述,淡入淡出,不着痕迹。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讲评、《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成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1938年,他以云游客为笔名,出版了《江湖丛谈》一书。
发表于2025-02-25
江湖丛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书写的真是不错。让人想到现在的社会,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一一对应,其实里面的道理是共通的,社会变了,人性不变。只是说现在可能耍尖的人多了,使腥的人少了。 我们马农门,其实也有江湖,一般有掌活的,调侃叫售前,或者有的叫产品经理什么的, 这些人出去,卖个神仙口儿,...
评分清末民初,那时候还有旧习气,所谓旧制的束缚,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环境下是为维护阶级而产生的封建制,平头百姓的社会里,有江湖,也有规有矩。它在制度的圈里,却也在制度的圈外。 旧时的江湖人,“宁舍一锭金,不露一点春”老合们是恪守着规矩的。...
评分清末民初,那时候还有旧习气,所谓旧制的束缚,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环境下是为维护阶级而产生的封建制,平头百姓的社会里,有江湖,也有规有矩。它在制度的圈里,却也在制度的圈外。 旧时的江湖人,“宁舍一锭金,不露一点春”老合们是恪守着规矩的。...
评分这本书吖,编辑起来一定很辛苦,熏疼编辑哈哈哈。 这本书内容非常有趣,让人大开眼界,但是,怎么讲,语言其实并不算很润,尤其是很多春点,翻来覆去注音注释,眼花缭乱。读者都觉得眼花缭乱,别说编辑了。因为读者大可以一目十行地看,编辑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读者不感兴趣...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很想了解下民间艺术,通过在卓越上的胡乱搜索买下了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是现在市面上不多见的好书了。 不谈内容,先说说文字上的功夫,年幼无知时,爸爸曾不只一次的跟我说,写作技巧的最高层次是白描,以前总是一笑而过,心里面还是倾向于繁复...
图书标签: 历史 江湖 连阔如 社会 中国文学 小说 社会学 当代
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一本读起来很费脑却又欲罢不能的书,深刻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金皮彩挂各行当手艺人的谋生手段,展示了一个居主流之外的、鲜活的江湖。当今社会,公安机关向民众普及最新骗术仅通过线上渠道即可实现;民国时期,有连先生在报纸发表连载做同等效力之事。然而,鉴于当时连先生此举相当于砸那些江湖人的饭碗,必是承担极大风险。今天来看,全为民国史料了。只可惜,当时那些骗钱的、谋生的手艺,虽有糟粕,里面仍夹杂着大量的精华,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大多随着艺人的逝去埋在黄土之下,断代了。
评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评分国庆飞机上读的,很精彩。腥门十三簧,各种江湖黑话,各种骗术……五花八门!偷窃的小绺是老荣,贩卖人口的是老渣,捕盗捉贼的是老柴,使腥赌的是老月,走闯江湖的是老合,这五老即是江湖的五花。 算卦相面的是金门,卖药的是皮门,变戏法的是彩门,打把式卖艺的是挂门,说书的是评门,说相声的是团门,卖各样假东西的是调门,唱曲的是柳门。这就是江湖的八门了。
评分民国的江湖,老百姓以骗为主啊
评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江湖丛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