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他们相信科学是美的,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和所有年轻人群体一样,他们腐败、郊游、交友,不同的是,他们还聚在一起聊科学、做讲座、看纪录片、辨星星、认植物……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文字表达,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http://songshuhui.net)获得了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 被众多专家评为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之一。
本书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
年末加班熬夜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科普 ————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年末往往是一个折磨人的时候。本来我都打算在办公室里悠悠地看着科学松鼠会的新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掰着手指头等着放假过年了,可这些天偏偏是加班连着加班,项目接着项目,又...
评分工作了很多年后的一天,我给老妈打电话,让她帮忙给我搜集一套中学的教科书。我曾经用过的那一套早就在高考后兴奋地扔掉了。当时的想法是:欧叶,以后这辈子终于再也不用看见它们了!我恨不得像华莱士那样仰天长啸“Freedom~~”然后当然不是倒下,而是兴高采烈地出门找乐子去。...
评分科普在中国时尚过吗?我暂时只想到如下一些关键词:“科学的春天”,——但不是科普的春天;《十万个为什么》,——以及性质相近的《动脑筋爷爷》、《小灵通漫游未来》,让大家觉得科普读物=少儿读物;某年高考作文的科幻命题,——导致《科幻世界》大卖,其背后是赤裸裸的功利...
评分 评分在一个时代被称为“呸”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被称为“酷”;而在一个时代曾被津津乐道的东西,却在另一个时代无人问津,科普读物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我国很有影响力的科普类杂志《自然杂志》在90年代订数已经降到一万册以内了,而在80年代,订数最多的时候曾有9万册。这也难怪...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虽然很多东西我依旧是看不太懂。
评分意犹未尽啊
评分很遗憾,抱着最大的期待去读这本书,却迎来最大的失望..作为一个经过马普学会多年残酷训练培养出来的科研工作者,非刁钻古怪的科普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胃口..又作为一个历时长久过目颇多的伪文艺青年,此书在炫学与文笔两方面均未达个人认为科普书籍应可到达的及格线..唯一可看的大概只有点题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以及末尾一点点的问答部分..其余基本感觉是在读德英文的维基,或者某某健康网站或者某某报纸科技版上的标准范文.“绝非书类”的博文感始终挥之不去..姬十三和小庄,对不起,最高只能三星,毕竟达到马丁加德纳的水准实在太难了..我建议最好不要再弄这种博客文集,太散,还是单独每个人按规整的结构来写吧..之后我或许也会试着弄一篇我认为的现代科普出来,我大概会运用手头三个实验室的设备,玩一出有趣的日常研究.^^(老板我错了.我一定做好本职工作=。=)
评分趣味
评分在专栏读过姬十三的文章,也了解过松鼠会,好奇他们的科普读物会是啥样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