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岪與木心

張岪與木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丹青簡介: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期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餘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游歷》等。

出版者:香港文學館
作者:陳丹青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HK$1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878779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木心 
  • 陈丹青 
  • 文学 
  • 2019 
  • 中国 
  • 香港文学馆 
  • M木心 
  • 香港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傢伙不分離,只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 」

《張岪與木心》——陳丹青致木心的私房話.

相隔幾個世代的陳丹青與木心於異地相識相知,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本書是陳丹青在師尊木心身故後寫成的十萬字文稿。作者以其極盡寫實與簡約的文筆,鄭重坦率而堅拒濫情,寫下了對木心最後的守護與送別過程,淒楚動人。書中文字真摯的記錄了對木心的觀察、剖析,讀著彷彿經歷了木心一生的鬱鬱不得志;與學生俏皮的對話;對書寫繪畫的執著及洞見。難能可貴的私房話,非常木心,非常陳丹青,現與讀者分享。

「我不想限制篇幅,不願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後一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陈老师太敢剖析自己了,真实的有点不似师尊才有的谨慎,当他给木心书写挽联竟有一瞬的自得时。人应该感到羞愧吗?或许,认识清楚自己,认清死亡给我们的一课才是人的至高意识 写木心的死,写木心濒死,死亡,死后,作为一个年轻他二十几岁的人,亦徒益友,丹青写了许多文字,字...  

评分

想像著生命的另一種溺愛:木心還活著。 閒散的繪筆回到烏鎮,木心與陳丹青接肩的青銅般光影正投落光陰的鏡頭里,寬容的水面正承受著史詩的倒影。 情感的並蒂往往就是兩派文脈的交匯,相互撞擊、各自沖蝕,最後化作地心沈澱,此彼不分,妳成了我的腰椎,我成了妳的臉門。 理想的...  

评分

评分

书序中看到本书在葬礼翌日开写,便预计书中多有狂言。果然,文字散成几团。但这疯狂和散乱我是深有体会的。2017年老太太去世后,便一直想写点东西。可每次坐下来,要不然就是梗在脑中,要不然就是画出来一团乱麻,全部删去。可越写不出来,心里的思念便越深,写不出来,也哭不...  

评分

人的情谊,再久长,数年、数十年,总归开初那段最是金不换。 这是陈丹青在《孤露与晚晴》中的句子,我很喜欢,最初读到时,约在二〇一四年初。那时,木心的十数册文集和由陈丹青所笔录的两厚册《文学回忆录》,皆已出版。差不多也是在同一年,我在陈丹青的《草草集》中读到了他...  

用户评价

评分

无法言说—除却谈画的部分有些模糊,情真意切处总也像是在隐蔽。在获得这本书时几乎是确定性般地知道了“书写”这回事在他身上是多么私人化,所以才难得。每一句下来都是其一生处令我徘徊的难以割舍,甚至读完它,颤抖之余只能伴随着轻叹,看着先生的生命走向更远处,不是尽头,而是别的,也许是更温柔更无尽的月色中去。

评分

7.23 发现温故已经出了三本,都没有买,许是将張岪与先生有关的文章辑录到了一起,变成了一本集子。巧在看到友邻转了序文,次周就到香港出差赶上书展,仅半小时时间,算是买到了。印象里只有他们二人的关系最密。他蛮少提到先生,提到了就都是些动情的话,于是我一直说去书展买情书。我也很少说到先生,甚至只认了这一位先生。先生仍在主流话语之外,甚至书中提到的BBC纪录片《文明》(目前已在线可看),第三集也把先生的段落齐齐裁去,有下载观看习惯的人,才有机会留意到他,比如黄觉。这算是什么默契吗?合适的人才可知晓他?先生也在选择吗?想来我也仅会对合适的人说起先生,也算是我们读者的默契吗?

评分

最喜欢《杰克逊高地》。于我而言,《绘画的异端》太散且太长,整本文集里只有这篇不太喜欢。《漫谈木心》的新周刊提问者水平太次,丹青有时也毫不留情指摘,唯独这篇论及木心与政治,想必广西师大删了不少吧。有人讲陈出版木心谈木心会让木心难堪,读《木心谈木心后记》时,我觉得如何评判是木心与丹青两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甚至与读者无关。晚间阅读《守护与送别》时,带着降噪耳机听丹青为木心葬礼选编的古典乐。陈丹青的品味真好,肃穆灰色封面底,草纸摩挲的质感,阅读是享受。

评分

也就只有丹青老師能這樣寫先生了,而對於這樣日常中先生的身影,吾輩總是格外珍之愛之的。

评分

也就只有丹青老師能這樣寫先生了,而對於這樣日常中先生的身影,吾輩總是格外珍之愛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