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桐城派早期作傢群”的界定與本書研究思路
第一章 康熙朝的士風與桐城派早期作傢心態
第一節 康熙朝文教政策簡述
第二節 康熙前期的士風:以桐城派前期作傢在太學的活動為中心
第三節 《南山集》案始末
第二章 桐城派早期諸傢的明季史事書寫
第一節 桐城派早期作傢“當代史”寫作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 明清正統更替時間與明亡原因之闡釋:桐城早期諸傢的史觀
第三節 史著之“義法”:桐城早期諸傢的史法
第三章 以古文為時文:桐城派早期作傢的時文改良
第一節 “古調”與“時格”:明萬曆以來時文取法古文的諸種形態
第二節 文人與文章的獨立性:桐城早期諸傢時文改革的基本立場
第三節 錶現性情:“以古文為時文”的具體操作方法之一
第四節 文成法立:“以古文為時文”的具體操作方法之二
第四章 客路山川:早期桐城派作傢的行記和遊記
第一節 從“優遊”到“漂泊”:晚明到清初文人的“遊”觀與文學錶達
第二節 “我輩是遊民”:早期桐城派作傢遊記中的人事之思
第三節 以我觀物:“義法”理論與遊記創作
第五章 情與禮之間:桐城派早期作傢的“節婦傳” “烈婦傳”寫作
第一節 明清時代政府及民間對“節烈”的提倡
第二節 教化與美俗:桐城派早期作傢“節婦傳” “烈婦傳”的基本寫作立場
第三節 “禮”的內在衝突與“情”“禮”之矛盾:桐城派早期作傢“節婦傳”“烈婦傳”中對禮教的反思
第四節 傢常語與“褒貶自見”:桐城派早期作傢“節婦傳”“烈婦傳”的寫作特點
第六章 方舟的八股文創作
第一節 “範希文作秀纔時”:方舟生平及學問取嚮
第二節 誌士之文:兼論方舟對明末金、黃二傢文的繼承
第三節 虛神與逸氣:方舟時文的“辭采”
第七章 王源的文章取嚮及其文學史意義
第一節 文為世用與傳豪俠
第二節 至性與忠孝
第三節 “取法乎上”:王源的古文技術論
第八章 豪傑之人與豪傑之文:硃書論
第一節 硃書生平簡述
第二節 硃書之交遊
第三節 硃書之文章
第九章 盛世哀歌:劉岩的詩文創作
第一節 從“狂生”到“鞦蟲”:劉岩的生平與心態轉變
第二節 “至情”與“質樸”:劉岩詩歌簡論
第三節 靈心·氣勢·韻味:劉岩的文論與文章創作
第十章 《古文約選》與方苞的“義法”說
第一節 《古文約選》中的文體論
第二節 古文之“氣象”與“境界”
第三節 一義相貫與縱橫分閤:文章之基本法度
第四節 “義法”說的內涵與價值
第十一章 何焯的文章批評與文學觀念
第一節 吳中名士,都門“朝隱”———何焯生平及交遊考述
第二節 作為選傢的何焯
第三節 何焯的古文批評———以《義門讀書記》中的韓文批評為例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