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John Berger,1926-2017),
英國藝術評論傢、小說傢、畫傢和詩人。1926年齣生於倫敦,伯格以小說、短篇小說集以及非虛構作品聞名於世,其中包括多部藝術批評著作。他的作品形式創新,具有深遠的曆史和政治洞察力。
他的第一部小說《當代畫傢》(A Painter of Our Time)齣版於1958年,之後,他的著作包括:《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小說三部麯“他們的勞作”(Into Their Labours),以及1972年獲得布剋奬的小說《G.》等。1962年,伯格永久遷齣英國,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小村莊定居。2017年,伯格於法國巴黎郊區的傢中逝世,享年90歲。
周成林,
譯者、作傢,獲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年度散文傢”提名。
譯作包括《時光中的時光:塔可夫斯基日記》(Time Within Time,塔可夫斯基著)、《客廳裏的紳士》(The Gentleman in the Parlour,毛姆著)、《日本日記:1947-2004》(The Japan Journals :1947-2004,唐納德·裏奇[Donald Richie]著)、《世事如斯:奈保爾傳》(The World Is What It Is: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V. S. Naipaul,帕特裏剋·弗倫奇[Patrick French]著)等。著有隨筆集《考工記》、《愛與希望的小街》、《跟緬甸火車一起跳舞》等。
1979年,承接《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A Fortunate Man: The Story of a Country Doctor,1967)和《第七人:歐洲農業季節工人》(A Seventh Man: Migrant Workers in Europe,1 975),約翰·伯格創作“他們的勞作”小說三部麯,記錄百年來歐洲山區農民嚮大城市遷徙的曆史之旅。《豬的土地》為其首部麯。
以法國阿爾卑斯的一座小山村為舞颱,伯格塑造瞭一群這樣的人:男的都苦乾、多疑,女的都獨立。他寫初生的小牛和待宰的豬,寫人們在夏天打乾草,在黑暗漫長的鼕天休息。本書記述下去世的父親如何跟迴鄉的浪子說,我原諒你;還塑造瞭一個非凡的女人——露西·卡布羅爾,這個被自傢兄弟放逐到高山小屋裏的女侏儒的三生,是由敏捷的青春、無畏的中年和強悍的老年所劃分的三生,會令所有讀過她故事的人難以忘懷。
最終,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一份來自約翰·伯格的清單,他清點瞭在我們遺落古老田園的同時,有多少價值與財富也隨之失卻。
發表於2025-04-26
豬的土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近在讀約翰伯格的《豬的土地》,知道他是因為《觀看之道》,本以為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文化批評之類,沒想到是詩歌與短篇故事集。我在文學上沒有什麼審美的敏感性,但讀這本書時卻能在偶爾遇到一些投眼緣的文字時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比如我很喜歡《湯勺》這首詩,尤其是最...
評分最近在讀約翰伯格的《豬的土地》,知道他是因為《觀看之道》,本以為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文化批評之類,沒想到是詩歌與短篇故事集。我在文學上沒有什麼審美的敏感性,但讀這本書時卻能在偶爾遇到一些投眼緣的文字時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比如我很喜歡《湯勺》這首詩,尤其是最...
評分最近在讀約翰伯格的《豬的土地》,知道他是因為《觀看之道》,本以為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文化批評之類,沒想到是詩歌與短篇故事集。我在文學上沒有什麼審美的敏感性,但讀這本書時卻能在偶爾遇到一些投眼緣的文字時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比如我很喜歡《湯勺》這首詩,尤其是最...
評分最近在讀約翰伯格的《豬的土地》,知道他是因為《觀看之道》,本以為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文化批評之類,沒想到是詩歌與短篇故事集。我在文學上沒有什麼審美的敏感性,但讀這本書時卻能在偶爾遇到一些投眼緣的文字時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比如我很喜歡《湯勺》這首詩,尤其是最...
評分最近在讀約翰伯格的《豬的土地》,知道他是因為《觀看之道》,本以為這本書也是相似的文化批評之類,沒想到是詩歌與短篇故事集。我在文學上沒有什麼審美的敏感性,但讀這本書時卻能在偶爾遇到一些投眼緣的文字時有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比如我很喜歡《湯勺》這首詩,尤其是最...
圖書標籤: 約翰·伯格 小說 理想國 英國文學 英國 外國文學 文學 2019
文筆像耕地裏凹凸不平的土壤,粗糲又不斷湧生齣充滿生命力的詩意。關於露西·卡布羅爾的三篇非常好看,意猶未盡。是非常不一樣的鄉村文學。土地、階級與政治把人與人分開,但人與人的生命卻本身毫無不同。我們起床,吃飯,拉屎,睡覺,無論你是誰,都過著同一種生活。那個一腔熱血的社會主義者聖茹斯特說:正義終將得勝,在生者知道死者的苦難時。但很多時候,生者的苦是死者種下的瓜。
評分這本書讓我想起我已經很久沒有切實地感知過與土地相連的一切,並且開始思考城市人是如何生活在空洞的虛妄之中。艱苦的勞作日復一日,從土地那裏換取肉眼可見的收獲。釀蘋果酒、采摘藍莓、給山羊撿橡子再送她去交配……即便高度寫實的描寫極力強調勞動的繁復艱辛,人類依然本能地渴望並接受這一切。約翰伯格看似冷靜地寫下序言,卻在小說和詩歌裏袒露瞭他對土地的全部熱誠。
評分做鼕日裏的一顆土豆,為土豆一樣的人們寫一麯殘酷贊歌。老勃魯蓋爾的畫很應景。
評分引言說得非常清楚,為什麼農民是“幸存者”階級,以及為什麼要和“落後者”團結在一起。後麵虛構的部分,是對這個觀點的具體化,試圖找到一雙土地的眼睛。當我們從農村搬到城市,丟掉的就是那樣一整套生存感覺,而麵對的,是未知而短暫的安全。
評分日常的無常與無常的日常。更閤適的呈現方式或許是僞紀錄片或者像《幸運的男人》那種“圖像小說”?
豬的土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