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內·馬利亞·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於布拉格,偉大的德語詩人,代錶作有《馬爾特手記》《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杜伊諾哀歌》《緻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等,在詩歌史上影響深遠。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德文係,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齣的抒情詩人”。1930年留學德國,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 影響遠超文學的永恒經典之作!Lady Gaga將書中一段話的大意作為刺青文在左臂上,“朋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將書中一段話印在1979年唱片《海浪》內封中。
☆ 馮至翻譯手稿及緻友人相關書信首次呈現,再現詩人之間的心靈激蕩和精神迴響。書中包含四幅精美彩圖插頁。
☆封麵采用手揉紙,內文裸脊索綫,體現復古的設計風格。
☆玫瑰是裏爾剋詩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裏爾剋一生與玫瑰也有不解之緣,“玫瑰,純粹的矛盾,欲念,是這許多眼瞼下,無人有過的睡眠。”這是裏爾剋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本書是裏爾剋思想中“一朵永恒的玫瑰”。
☆ 每個人都是“青年詩人”,每一顆迷惘的心靈,都能在裏爾剋的箴言中找到慰藉。
這是裏爾剋在其三十歲左右時寫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雖是寫給“青年詩人”,裏爾剋卻不止於談論創作和詩藝,他在信中談及青年人內心麵臨的諸多疑惑和愁苦:詩和藝術、兩性之愛、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揭示瞭審美、信仰、寂寞、愛、悲哀等論題的深奧本質。
裏爾剋嚮身處睏頓中的青年人訴說詩人對生命的體驗,希望他們能以更大的耐心對待成長中苦悶,嚮平凡的生活尋求更深沉而本真的意義。這些永恒的話題以親切平易之語娓娓道來,展現齣優美雋永的風格。每個人都是“青年詩人”,都在閱讀中分享著一種永恒的流動。
發表於2025-02-24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於沉默中 --讀裏爾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這已經不是一本什麼新書瞭,當我拿起它時,它早已被無數詩人或準詩人或熱愛詩歌的 人們拜讀過。很薄的一本小冊子,十封信,我卻用瞭一段不短的時間來讀它,正如馮至 在這本書的譯序裏所說:"他...
評分作為一個詩人,裏爾剋並不相信語言有何種魔力,因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們要我們相信的那樣可理解而又說得齣的。大多數的事件是不可言傳的,它們完全在一個語言從未到達的空間。“那些問題與情感在它們的深處自有它們本來的生命,沒有人能夠給你解答;因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
評分裏爾剋說你應當麵對孤獨,而不是逃避,不是找些哄鬧的寄托,不是找些不相乾的人來陪伴。把自己浸沒在熱鬧裏並不能擺脫孤獨,反而會使自己錯過瞭孤獨給予的好處。 確實,僅靠自己,很多事都完不成。但是同樣,沒有孤獨也完不成很多事。 有朋友和我說,人是...
評分裏爾剋的作品最早進入中國文學的視域,有賴於1930年代馮至的譯介。1926年,正在北京大學德文係學習的馮至最早讀到瞭裏爾剋的《旗手》(即《軍旗手裏爾剋的愛與死之歌》),為其文字中“色彩的絢爛,音調的鏗鏘”著迷,隨後梁宗岱、卞之琳都曾翻譯過裏爾剋的作品。1938年,馮至...
評分裏爾剋的這本小冊子,是他和年輕人卡蔔斯通信的結集,探討的內容有關文學,更有關人生。事實上,一個古典一點的說法,“文學既人學”,不論一個人是否寫作,僅僅看他推崇怎樣的文字,其實便很容易瞭解他希冀怎樣的生活。 當然,寫信嚮一位同時代的詩人求助,青年詩人的苦惱...
圖書標籤: 裏爾剋 書信 詩歌 外國文學 馮至 奧地利 文學 詩
紙質,裝幀再好不過瞭,符閤我讀書的所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內容句句入心,三十餘歲的裏爾剋為何有如此超然的智慧,早早習得瞭煉化孤獨寂寞的技能,又妥帖地與周圍和諧相處,可謂不激不隨。
評分後悔自己沒在更早的時候,認真閱讀這本書。
評分後悔自己沒在更早的時候,認真閱讀這本書。
評分>> 大多數的事件是不可言傳的,它們完全在一個語言從未達到過的空間;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傳的是藝術品,它們是神秘的生存,它們的生命在我們無常的生命之外賡續著。 >> 要像一個原人似的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不要寫愛情詩;先要迴避那些太流行、太普通的格式:它們是最難的;因為那裏聚有大量好的或是一部分精美的流傳下來的作品,從中再錶現齣自己的特點則需要一種巨大而熟練的力量。 >> 我們必須認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禦,錶現齣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依托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隻要是艱難的事,就會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
評分裏爾剋的悲傷,裏爾剋的孤獨,有一種魔力:讓一個人沉沉的壓抑和深鎖的淚水決堤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