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格(1977—),出生于新北市万里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硕士班,现为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讲师。
曾获 1999 年“台北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2000 年“台湾省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大专学生文学奖”短篇小说叁奖,2002 年“联合报 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以及 2010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著有舞台剧本《小事》、文集《童话故事》、短篇小说集《王考》与长篇小说《无伤时代》《西北雨》。
“童伟格的可怕,在于他可以解释其他全部人,而竟无人能解释他。”
台湾多项文学大奖得主,一种作废的小说美学
童伟格首部长篇小说,留住过往时光的伤悼之书
✨ 编辑推荐
☆ 童伟格是台湾七零后小说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曾获台湾文学金典奖、联合报文学大奖等认可。我们能从其书写中瞥见魔幻写实、现代主义、内向世代等许多风格,却无法用一个特定的词去概括他,骆以军便曾言:“童伟格的可怕,在于他可以解释其他全部人,而竟无人能解释他。”
☆《无伤时代》是童伟格首部长篇小说,展示了作者从短篇到长篇的突破面向。它也是童伟格出版的第二部作品,许多存在于首部小说的隐秘痕迹,在《无伤时代》浮现得更完整,并且预先揭示第三部作品的部分轮廓。对于这部小说,张耀仁称之为“必要的过渡之书”,《无伤时代》在童伟格的创作历程中占据一个特殊位置。
☆ 童伟格的小说,人事物不时带着伤,其中以《无伤时代》最突出:主角是废人、主角母亲染病、他们生活的山村恍若被废弃,大规模的伤废败坏遍布文本,《无伤时代》仿佛一部伤痕累累的哀悼之书,并且如林俊颖所说,形成一种“作废的美学”,童伟格“以小说书写摩擦出即使作废亦有其神光”。
✨ 内容简介
或许是一个无法具体标示的年代,只能在一座滨海山村中,辨清一对母子的身影。儿子,自弃,始终回忆已经离开的一切事物;母亲,染病,却不断努力地自我突围。两人各自独语或彼此对话,诉说过往或虚构故事;话语不断蔓延,原本只停留一次的时间也因此漫长成永恒,让许多“伤废”的事景自由地铺陈开来,弥漫在那段曾经美好的时光里。
✨ 名人推荐
童伟格用滚滚滔滔的“败坏描写”,铺陈着一套价值——“废人”是“无伤无碍”的,“废人”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什么伤害、什么妨碍,因为他们根本不活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的“废人”身份,是以在自我想象世界里的自由决定的。
—— 台湾作家 杨照
童伟格似乎在重建一个品特《今之昔》《重回故里》式的慢速伤害剧场……过往时光成为一个无穷大的“微物之神”小宇宙,所有的悠然、迷糊、良善小人物慢速进行他们坏毁命运的时刻,只有作者可以任意停住画面,勘微那经常是轻暴力对峙,或一种预言式对未来灾难将临竟如此蹉跎、无知之感慨。
—— 台湾小说家 骆以军
未战已败的作“废”之说,恐怕大大违逆的不只是时潮,也是所谓的普世价值,童的此一背反毕竟有其悲凉。或者,他是以小说书写摩擦出即使作“废”亦有其神光。在那样敛静的文字,真正内蕴着的是稍稍有着上升出路的人子的深沉孺慕之情,父母、祖父母如同虫豸的一生,因着江以文字显象而如实存在了。
—— 台湾作家 林俊颖
✨ 获奖记录
★ 作者荣获“台北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等大奖
看童伟格真的很好哭哦。 《无伤时代》里写了好多滞后于时间的「废人」,比如有一位鬼伯,每天走很长一段路去拉屎,拉完整天就好啦没事了,然后鬼伯就踱回树下,冒着雨,在一颗大石头上呆坐一整天,每天如此。后来大家经过树下,觉得鬼伯你真的好臭,一股尸臭味,就把他抓住,掀...
评分“我们熟识的任何人都将不再硬朗,我们都将活得比我们想象的久。” 童伟格给乡土文学中的人物超出身份的自由度,柔曲强韧。记忆随着消匿的人变得不稳定,乱序里开始与最初可以对折,染疾的母亲与江、干瘦画画的祖父、静静等待消亡的祖母、意外丧身的“父亲”,皆在时间中陷落。...
评分“我们熟识的任何人都将不再硬朗,我们都将活得比我们想象的久。” 童伟格给乡土文学中的人物超出身份的自由度,柔曲强韧。记忆随着消匿的人变得不稳定,乱序里开始与最初可以对折,染疾的母亲与江、干瘦画画的祖父、静静等待消亡的祖母、意外丧身的“父亲”,皆在时间中陷落。...
评分“我们熟识的任何人都将不再硬朗,我们都将活得比我们想象的久。” 童伟格给乡土文学中的人物超出身份的自由度,柔曲强韧。记忆随着消匿的人变得不稳定,乱序里开始与最初可以对折,染疾的母亲与江、干瘦画画的祖父、静静等待消亡的祖母、意外丧身的“父亲”,皆在时间中陷落。...
评分“的确曾有过那么一段时光,我们认为自己是毫发无伤的。那是一个短促经过、容不下任何转折——遑论折痕——的纯粹年代,我们不知道,有一天,我们熟识的任何人都将不再硬朗,我们都将活得比我们想象的久。” 一本讲述小地方人物对这个世界无伤无碍的生活状态的书。也是第一次认...
是舍不得一下子读完,又忍不住一下子读完的,那种好。很多启发,要重读。
评分2019065:远没有《王考》丰富多汁。荒山、荒村、荒人,为了避免一起生活在无知与无能的手忙脚乱里,他们提前隐匿,将自己隐藏在那最无以隐藏的地方,彻底成了没有知觉的人。与此相比,豆瓣丧们都是多么乐观、豁达,努力活出人生新失望的积极废柴。
评分已购。四星半。这样的乡土文学我完全能接受,而且还希望读到更多。“对江而言,在他初能记忆世界时,世界已是水平而流逝不止的了。那时,他若不是已学会站立、已学会行走,也至少已能在一个角落,独自蹲踞一整天了。他看着忙碌的他们,在那些事后想来竟然总是晴好的日子里,背对着他,走远。他像是只能借助他们的死亡,才能在日后,记明白了他们。当他站在后来的后来,旁观那一切,他发现,在他唯一一次的少年时代里,他所仅知的只是:曾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穷途一生,无罪无恶;当他们离开时,人们早已没有任何情绪了。”“你看,时间过尽,他如今一无所有,站在一片废墟上。”
评分是舍不得一下子读完,又忍不住一下子读完的,那种好。很多启发,要重读。
评分无伤时代,在读,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