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1982年生,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係副教授,兼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老子學研究聯閤會理事、《現代哲學》學科編輯、《國學論衡》編委。主要從事早期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近年來在權威專業刊物發錶論文二十餘篇,並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老子》研讀”“早期中國哲學專題研究”等課程。
一般意義上,小到人倫日用,大到天地造化,給齣一種說法,就是講齣一番道理。當然,不同的文化傳統有其各自推崇的道理,有些或許具有不受時空限製的普遍性,有些則更像是特定情境中的智慧結晶,但無論怎麼說,“講道理”是人類理性的共同訴求,也是運用理性的基本方式。因此瞭解一種思想及其傳統,先要瞭解其講道理的方式與所講的道理。
本書關於早期中國的探討,就是這種定嚮於“講道理“的探索。但名為“道理重構”,不是指無中生有地創造,而是以今天的語言和今人能夠理解的方式將古人所見的道理重新錶述齣來。因為不管怎麼說,我們隻能在現代視角的地平綫中觀察古代,否則沒有“進入”古代的可能。不過,以現代形式呈現古典道理,在本書主要指現代學術的專業形式,並主要指作為現代學術的中國哲學,這或許不利於非專業讀者的閱讀。但對哲學專業下其他學科的讀者來說,本書並無明顯的行話壁壘與價值偏好,因為貫穿各部分研究的基本理念就是不再把中國哲學理解為某一類哲學,並期盼從中國經典中找到能被名為“哲學”的素材;而是將中國哲學理解為以哲學的方式研究中國思想,希望在“方式”的層麵尋求做哲學的最大公約數。當然,本書所謂“哲學的方式”也有確切意指,就是對經典文本的語言進行哲學的說明,其核心則是對文本語義的哲學分析。因為在相當程度上,“道理”就是句子錶達的思想。雖然思想本身未必依賴語言,但對思想的談論卻依賴語言,所以哲學研究在把握思想的方式上,首先要處理錶達思想或講道理的語言。故本書所謂“道理重構”將主要以“語義分析”的方式進行,因而在內容上專門揀選瞭諸子文本中公認晦澀的術語和爭議較大的錶達,如《老子》中的“無為”與“無”、《論語》中的“仁”、《孟子》中的 “惻隱之心”、《荀子》中的“人之性惡”、《公孫龍子》中的“白馬非馬”與“指非指”,還有諸子共同關注的“類”“名分”“感應”等,力圖以語義分析給齣不同以往的新刻畫,並籍此揭示中國古人如何在不同的論域中講道理。
但總的說來,本書的研究除瞭是專題性的,也是例示性的,意在強調作為現代學術的中國哲學,其現代性不僅錶現在得齣怎樣的結論,更體現在得齣結論的方式上。而此方式的建立,從“做哲學”的觀點看,不僅是擺脫在中國思想中“找哲學”的睏擾與僵化的哲學史範式,更是使對中國思想的哲學錶述具有接洽現代經驗的活力和形塑現代生活的貢獻。
發表於2025-01-22
從語義分析到道理重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哲學-中國學者 哲學-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
本書已售罄,即將重印。
評分五星好評
評分五星好評
評分本書已售罄,即將重印。
評分本書已售罄,即將重印。
從語義分析到道理重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