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

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辰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23×17cm
isbn号码:9787560885391
丛书系列: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上海
  • 城市史
  • 工人新村
  • 城市研究
  • 建筑
  • 社区
  • 城市
  • 模范社区
  • 纪念地
  • 社区发展
  • 历史变迁
  • 社会记忆
  • 公共空间
  • 城市更新
  • 文化传承
  • 地方认同
  • 社区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工人新村,是20世纪50—90年代为国有企业职工集中建造的住宅区,是社会主义城市的重要组成,也是今天上海最具特色的社区类型和城市景观之一。工人新村的产生、发展、停滞、衰败与更新,深深地嵌入上海1949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和社会变革之中。工人新村不仅是一种居住形态,也是一项住房政策、一段社会历史和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作者于2008—2010年对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以及其中的居民——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社会变革中的外来务工者等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新村空间规划原则、两代新村工人社会身份建构、居住流动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新村改造与保护的讨论,揭示工人新村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转型背后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杨辰,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法国国家职业建筑师(DPLG)。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历史与遗产保护、社区更新与治理。

目录信息

总序
引言
<上篇 工人新村——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史>
第一章 工人新村——一段社会史缩影(1949—1995 年)
1. 1949 年以前的上海工人群体
2. 工人新村的缘起
3. 上海工人新村的建造历程
第二章 公房体系的建立与居民管理
1. 从房地产开发到公房体系
2. 从保甲到居委会
<中篇 工人新村的空间与社会建构——从1952 年至1990 年代>
第三章 曹杨新村——上海社会主义空间样本
1. 选址
2. 住区规划
3. 户型设计
第四章 “模范社区”——第一代新村工人的身份建构
1. 国家赋予
2. 社会宣传
3. 自我认同
第五章 失落的一代——第二代新村居民的曲折经历
1. 生活轨迹
2. 社会身份的丧失与家庭关系的重建
3. 回归社区生活
<下篇 社会转型中的工人新村——1990 年代后>
第六章 居住流动与社区融合
1. 居住流动的背景
2. 居住流动的机制
3. 流动的结果——社区融合
第七章 旧城改造中的纪念地
1.1990 年代末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新背景
2. 纪念地的尴尬
3. 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曹杨一村的保护与改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十多年来,循着建筑的线索探寻上海的过往,渐已成为一种潮流。花园洋房、公寓住宅、石库门里弄……从都市文化研究者到城市历史爱好者,人们用各自的方式挖掘着这些建筑、社区背后的故事,一时间,上述种种仿佛成为上海城市过往的全部。 然而真实的历史终究并非如此。比如工人...

评分

此书的前4章都写的好,紧扣主题,有理论、大背景框架,曹阳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摆的准确精当。但第5章开始,只是叙述文革后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看的出,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来调查访谈, 那些内容也新鲜有趣,让我们窥见市场经济时期,上海草根民众有多悲...  

评分

近十多年来,循着建筑的线索探寻上海的过往,渐已成为一种潮流。花园洋房、公寓住宅、石库门里弄……从都市文化研究者到城市历史爱好者,人们用各自的方式挖掘着这些建筑、社区背后的故事,一时间,上述种种仿佛成为上海城市过往的全部。 然而真实的历史终究并非如此。比如工人...

评分

此书的前4章都写的好,紧扣主题,有理论、大背景框架,曹阳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摆的准确精当。但第5章开始,只是叙述文革后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看的出,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来调查访谈, 那些内容也新鲜有趣,让我们窥见市场经济时期,上海草根民众有多悲...  

评分

此书的前4章都写的好,紧扣主题,有理论、大背景框架,曹阳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摆的准确精当。但第5章开始,只是叙述文革后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看的出,作者花了很大力气来调查访谈, 那些内容也新鲜有趣,让我们窥见市场经济时期,上海草根民众有多悲...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理论,有深入调查,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评分

在曹杨断断续续住过三四年。书写得一般,比较有意思的是写工人新村二代和改开后部分。2004年前后曹杨曾考虑过几种拆迁方案,当时一室可补偿到15万左右,可在附近再购买稍好些的房子一套。而后提出将此地作为历史纪念地保留,反复讨论到世博会后,此时附近房价涨到25000至30000一平米,居民无力购买,也无开发商愿拆迁,有居民气愤到偷去纪念地牌子扔掉。#历史的进程

评分

在曹杨断断续续住过三四年。书写得一般,比较有意思的是写工人新村二代和改开后部分。2004年前后曹杨曾考虑过几种拆迁方案,当时一室可补偿到15万左右,可在附近再购买稍好些的房子一套。而后提出将此地作为历史纪念地保留,反复讨论到世博会后,此时附近房价涨到25000至30000一平米,居民无力购买,也无开发商愿拆迁,有居民气愤到偷去纪念地牌子扔掉。#历史的进程

评分

难得工科生有这样的大历史观。赞一个。

评分

难得工科生有这样的大历史观。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