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畢業於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法國國傢職業建築師(DPLG)。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城鄉曆史與遺産保護、社區更新與治理。
工人新村,是20世紀50—90年代為國有企業職工集中建造的住宅區,是社會主義城市的重要組成,也是今天上海最具特色的社區類型和城市景觀之一。工人新村的産生、發展、停滯、衰敗與更新,深深地嵌入上海1949年以來的空間發展和社會變革之中。工人新村不僅是一種居住形態,也是一項住房政策、一段社會曆史和一種生活方式。
本書作者於2008—2010年對上海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以及其中的居民——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國企改革中的下崗工人、社會變革中的外來務工者等進行近距離的觀察與記錄,通過對新村空間規劃原則、兩代新村工人社會身份建構、居住流動現象的分析以及對新村改造與保護的討論,揭示工人新村從“模範社區”到“紀念地”轉型背後獨特的曆史價值與社會意義。
發表於2025-01-22
從模範社區到紀念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近十多年來,循著建築的綫索探尋上海的過往,漸已成為一種潮流。花園洋房、公寓住宅、石庫門裏弄……從都市文化研究者到城市曆史愛好者,人們用各自的方式挖掘著這些建築、社區背後的故事,一時間,上述種種仿佛成為上海城市過往的全部。 然而真實的曆史終究並非如此。比如工人...
評分此書的前4章都寫的好,緊扣主題,有理論、大背景框架,曹陽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擺的準確精當。但第5章開始,隻是敘述文革後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經沒有什麼關係瞭。看的齣,作者花瞭很大力氣來調查訪談, 那些內容也新鮮有趣,讓我們窺見市場經濟時期,上海草根民眾有多悲...
評分此書的前4章都寫的好,緊扣主題,有理論、大背景框架,曹陽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擺的準確精當。但第5章開始,隻是敘述文革後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經沒有什麼關係瞭。看的齣,作者花瞭很大力氣來調查訪談, 那些內容也新鮮有趣,讓我們窺見市場經濟時期,上海草根民眾有多悲...
評分近十多年來,循著建築的綫索探尋上海的過往,漸已成為一種潮流。花園洋房、公寓住宅、石庫門裏弄……從都市文化研究者到城市曆史愛好者,人們用各自的方式挖掘著這些建築、社區背後的故事,一時間,上述種種仿佛成為上海城市過往的全部。 然而真實的曆史終究並非如此。比如工人...
評分此書的前4章都寫的好,緊扣主題,有理論、大背景框架,曹陽新村的案例和人物,擺的準確精當。但第5章開始,隻是敘述文革後那代人的遭遇,和‘新村’已經沒有什麼關係瞭。看的齣,作者花瞭很大力氣來調查訪談, 那些內容也新鮮有趣,讓我們窺見市場經濟時期,上海草根民眾有多悲...
圖書標籤: 社會學 上海 城市史 工人新村 城市研究 建築 社區 城市
難得工科生有這樣的大曆史觀。贊一個。
評分#“新村工人”是如何形成的,“新村二代”下鄉返城又下崗,社會地位的下降,以及心理落差。單位製對於工人新村:單位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組織,單位不僅是工作場所,還關乎生産到生活的各個環節,從車間崗位技術職稱到住房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甚至休閑娛樂……單位與新村有些相同的空間結構,封閉,自給自足以及以培養集體生活為目標的公共服務設施。
評分說實話有些無法想象工人新村的未來
評分主要看瞭第二章和第三章即如何瓦解49年前鄰裏自治係統重建從上而下的居住區行政結構和以曹楊新村為例的上海第一批新村規劃思想(從美國式移步換境鄰裏單元到蘇聯式居住區規劃/戶型設計標準化=不考慮居民需求而是根據國傢當時的生産水平製定計劃,便於符閤指標體係按等級標準分配又可降低成本/選址城市邊緣使居民無法利用城區公共服務而依賴社區自給自足/新村設計上私人空間麵積極小但公共麵積充足從而將傢庭生活大量放入公共空間,促進集體生活意識/入住是對模範工人的奬勵其榜樣意識自我犧牲意識同事之間不傷和氣意識幫助自行消化起初的配套設施不足和鄰裏乾擾問題),對此後口述曆史功能和居民變遷不是很感興趣。
評分工人新村是規模龐大、命運跌宕的城市空間實踐,也是上海城市發展史上五味雜陳的篇章。和其他許多城市空間一樣,經曆瞭産生、發展、停滯、衰敗的過程,又由於它的命運與工人階級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而格外令人唏噓。
從模範社區到紀念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