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哈特·施皮南(Burkhard Spinnen)德国作家、学者,于明斯特大学日耳曼语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工作到1995年,之后成为自由作家。他是德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2000—2014年间,担任享有盛誉的巴赫曼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并曾任主席(他曾于1991年获得该奖)。 2017年,施皮恩曾来华参与BIBF“中德文学对话”。其作品成长小说《比利时巨兔》2003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2025-04-11
书情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十九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大城市还是马车的天下,就像今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汽车一样。临街的人家如果家境宽裕,会请人在家门口的路段铺上干草,以减轻车轮和马蹄经过石板路时带来的噪音。1880年的曼哈顿,大约有八万匹马。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伦敦,马匹的数量大约是三十万。在同一...
评分十九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大城市还是马车的天下,就像今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汽车一样。临街的人家如果家境宽裕,会请人在家门口的路段铺上干草,以减轻车轮和马蹄经过石板路时带来的噪音。1880年的曼哈顿,大约有八万匹马。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伦敦,马匹的数量大约是三十万。在同一...
评分 评分译者遇到好书是一种缘分——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关于与这本书的缘分,文景君已代我这个从不写译者感言的译者做了解释。如下: 转自文景小站:译者跟这本书的缘分太深了。家中书房的陈设和封面配图几乎一样。书里开篇,作者布克哈特·施皮南悼念了在近代生活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却...
评分作者的私人读书、藏书经验漫谈,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极具感性。其中有一些与个人读书感受相违。比如作者不喜书上的划痕、笔记,但我却不以为这会让书贬值——至少这给图书增添了情感价值,让纯白的书页经历人生,使后来者阅读时能与前一任读者产生交集:原来有人喜欢这段话啊...
图书标签: 关于书的书 书籍 书话 德国 散文随笔 文化 阅读 文学
☆ 新书、旧书、美丽的书、破损的书、正确的书、淘来的书、试读本、初版书、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旧书店、书架……“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做辩护,而宁愿将更多的笔墨奉献给那些和书籍相关的最美妙最平凡的东西。正因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们。”
☆ 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一阙献给书的恋歌。
#按照作者对电子书的鄙夷,这书读电子版足够了…
评分其实我特别想知道一百年或两百年后的人读到这本书是什么心情,会不会觉得我们这些对纸质书如此痴迷的人都是疯子?除了种种感同身受的经历之外,久久难以忘记的是作者把书籍和19世纪马车进行对比,马车不见了,情怀也不见了,纸质书呢?
评分既不如艾柯的《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有启发性,也不如《嗜书瘾君子》有趣味性,作者通篇都在打情怀牌,文章无知而又狭隘,感觉像是看了一堆公众号水文结集。
评分#按照作者对电子书的鄙夷,这书读电子版足够了…
评分面面俱到的私人体验,借书的焦虑,读到“错书”的愤怒,丢书的慌张无奈…共情!(除了我认同铅笔标注) 这本精装壳看了会翘(好翻页)所以有函套,插图真漂亮,排版舒适,翻译也特别自然。 “某个人在这里用签名和日期作保,至少就这一本书而言,其目的已然达成。它落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读者手中,所有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书情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